那就唱《海阔天空》,开始有点内个摇滚乐的味儿了。
二三十年后的人很难理解什么叫南下人群。
悄悄挤在周围充满崇拜的倾听。
如果说一条大河是刻进了我们基因里的神圣感,这世界那么多人就能轻而易举的让所有人舒缓下来,类似剧烈运动之后的放松按摩,听没听过都不重要,很舒服。
可哪有演唱会来几百上千,甚至遍布各处的陪唱、和声、伴唱?
而且他们亲眼所见,这并不是什么商业演唱会的事先安排,明明就是他们一组人过来,到这样一个好像街头卖艺的地方站定,然后就这样一茬又一茬的乐手歌手,默默抵达,甚至相互都不太认识的还要腾地方挤一挤,然后无缝接入的参与。
总之这广场上的人来人往就不会少。
还好有李和信调度这,司机出去一车车的买水买饮料,看看一两个小时的长度好像还会持续,那就巧克力、方便面、面包蛋糕也不要少。
看荆小强对大学生们的态度,想想他到广院的派头,不可能吃独食,又不是没这个钱。
仿佛锈蚀的机器多了润滑油,干涩的河道有了绿意。
说他们像军队,又没那么整齐划一,服装穿着打扮都乱糟糟,不少还趿着拖鞋。
还给广场执勤的也各种送饮料送食物,嗯,这会儿还特别流行送烟。
就像焦漪一样。
背着吉他的大学生们,就像背着枪支的战士,骄傲的从人群中跻身而出。
那种能把人逼疯的慢吞吞日复一日单调看不到希望,让无数有了文化,或者想闯荡改变命运的人挣扎。
平京爷们儿最讲究这个做派了。
旗高层私底下窃语不少,但年轻老外和周围的大学生没两样,如饥似渴的倾听。
但丝毫不影响大家的高歌。
特别是对比之下的这种强壮男儿气概。
可《海阔天空》又能轻轻带动积极向上的情绪,让人不由自主的会问这什么歌啊?
等到在有意识的靠近音乐,主动寻找音乐的慰籍,灵魂都会清晰起来。
把老焦吓一跳,求女儿别打岔,更别把外宾吓跑。
大学生甚至越来越多。
因为荆小强的歌声从一小时、两小时、三小时的延续下去,最多有些乐队拿出他们相当不错的歌曲时候,黄叔时不时跳出来要唱首的时候,他会稍微休息个几分钟喝口水,然后重新带头继续!
歌声就是要告诉大家,唯有坚持前行,才有更美好的前景。
可以这么说,这一天在粤州火车站广场上,感受到这种力量的人,无论文化学识高低,都会从这种精神力量中受益。
于是酒店的车先回去,剩下两部自己的车就川流不息的一直没停过,有的是大学生跳出来帮手。
这种改头换面的认知具有更强的接受度。
当然也有无数人以为这里遍地黄金随便捡,来了以后吃不了这种拓荒的苦,开创的累,怂得打道回府。
却看见这些年轻人就开始三五成群的聚集组合,又有人开始四面八方去传递消息。
就变成大家轮流跟着荆小强,可以探讨、休息、交流的场面。
焦漪却跟她父亲一直站在那,还建议穿了高跟鞋的潘三妹把鞋蹬了,他们父女俩都是运动鞋。
只要荆小强起头,四面八方都如同装满了混响音箱那样跟随。
因为一股股涓涓细流般的人影在朝着那边汇集。
焦漪就只定定的看着那个高唱的身影。
不召即来,来之却能战!
小到一个县、镇、村,不允许户籍流动,不允许做小买卖,只有国营铁饭碗才被正眼瞧,或者哪怕在体制内也啥都不能做。
曾经的她是多嫌弃、多瞧不上唱歌的所谓才子呀,现在却有种焕然一新的认知。
还是大学生们越来越多,有些队伍索性就不往那边挤了,进到广场那里还能立足摆开架势就在哪里开始呼应演唱!
哪怕只有极少几个学校有校车拖来了架子鼓跟音箱,可以组成完整的器乐演奏。
对荆小强来说,也许不过是他身经百战的无名小局,但对于这些未来会走向四面八方,会走进各行各业成为栋梁的大学生,这些走进千家万户,撒到社会每个角落的旅客,就是一辈子都记得的传奇。
在改开的初期浪潮中,只要秉承踏实肯干的人,往往都站在了风口之上。
她妈好奇的在那坚持了半小时就坐旁边坛上,个把小时就坐不住想走了,白莲婷就安排司机送回酒店。
李和信顺手把兜里的烟和都彭打火机一起给送出去,招呼大学生们抽着喝着吃着,有啥要求都提。
最后外宾们都人手一瓶可口可乐跟朱江啤酒了,连高层都脱了西装席地而坐,舒畅!
唯有白莲婷气得咬牙,神经病,唱唱就得了,中午从hk开车到鹏圳,又从鹏圳一下午抵达粤
州,六点抵达广场,卖骚卖到这会儿三四个小时!
心疼男人,却没好话。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