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最新地址:www.22biqu.com
笔趣阁 > 打卡:从三流主播到顶尖食神 > 第1792章

第1792章

第1792章

林一飞也充满期待地说:“不仅能看到瓷器製作,还能感受当地的陶瓷文化氛围,这一趟肯定收穫颇丰。”

三人简单吃过早餐后,便踏上了前往景德镇的旅程。一路上,车窗外的风景如画卷般快速掠过,他们的心早已飞到了景德镇。

抵达景德镇后,他们直奔古窑民俗博览区。一进入景区,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古代的陶瓷世界。空气中瀰漫著泥土和烟火的气息,耳边传来阵阵制瓷的声音,让人感受到了这座千年瓷都的独特魅力。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宏伟的镇窑,它宛如一条沉睡的巨龙,静静地臥在那里。镇窑是清代蛋形窑的唯一遗存,也是全世界遗存的唯一一座传统大型蛋形柴窑,全长约 15 - 20米,容积为 300立方米左右,高处 6米上下,被称为“镇馆之宝”。窑房採用穿斗式木构架建筑,烧炼以松柴为燃料,故又称“柴窑”。从装窑到烧窑,再到冷却、开窑,整个过程需要一个月的时间,十分考究。

“这镇窑也太壮观了!真不敢想像古人是如何建造和使用它来烧制瓷器的。”李瀟惊嘆道,眼中满是震撼。

张悦东也不禁感嘆:“是啊,这不仅是一座窑炉,更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林一飞介绍道:“镇窑在景德镇陶瓷发展史上有著举足轻重的地位,它烧制出来的瓷器品质极高,代表了当时的最高水平。”

接著,他们来到了宋代龙窑。龙窑依山势倾斜砌筑,形状似龙,故而得名。龙窑结构相对简单,分窑头、窑床、窑尾三部分,一般以茅草、树枝等为燃料,造价低、装烧量大,並可充分利用自然山坡的地形优势,使火焰抽力大,能够形成烧造青瓷、影青瓷的还原气氛,为景德镇宋代瓷业的兴盛作出了杰出贡献。

“哇,这龙窑的设计真是巧妙,利用自然地势就能烧制出精美的瓷器。”张悦东讚嘆道。

李瀟点头表示赞同:“古人的创造力真是无穷无尽,在那样的条件下还能创造出如此先进的制瓷技术。”

林一飞补充说:“龙窑的出现,推动了景德镇陶瓷產业的发展,让瓷器的產量和质量都有了很大的提升。”

隨后,他们又参观了元代馒头窑、明代葫芦窑等不同时期的古窑。每一座古窑都有著独特的外形和构造,承载著不同歷史时期的陶瓷文化。

在参观过程中,他们还观看了瓷器製作的全过程。从练泥开始,制瓷师傅们先从矿区採取瓷石,以人工用铁锤敲碎至鸡蛋大小的块状,再利用水碓舂打成粉状,经过淘洗、除去杂质、沉淀后製成砖状的泥块。然后用水调和泥块,去掉渣质,用双手搓揉或脚踩踏,把泥团中的空气挤压出来,並使泥中的水分均匀。这看似简单的练泥过程,却需要师傅们具备丰富的经验和精湛的技艺,才能確保泥料的质量。

接著是拉坯,师傅们將泥团摔掷在轆轤车的转盘中心,隨著手法的屈伸收放,快速拉制出坯体的大致模样。师傅们的双手如同有魔力一般,不一会儿,一个初具雏形的坯体便出现在眼前。

“这拉坯技术太厉害了,师傅的手好稳啊!”李瀟不禁为师傅的精湛技艺鼓掌叫好。

张悦东也连连称讚:“是啊,感觉这些泥团在师傅手里就像有了生命一样,隨心所欲地变化著形状。”

林一飞笑著说:“这可是需要多年的练习才能达到的水平,每一道工序都饱含著制瓷人的心血。”

印坯环节也让他们大开眼界。印模的外形是按坯体內形弧线旋削而成的,师傅们將晾至半乾的坯覆在模种上,均匀按拍坯体外壁,然后脱模,使坯体的形状更加规整。

利坯是一道技术要求很高的工序,师傅们將坯覆放於轆轤车的利桶上,转动车盘,用刀旋削,使坯体厚度適当,表里光洁。师傅们专注的神情和嫻熟的动作,让他们深刻体会到了制瓷工艺的精细和严谨。

晒坯、刻、施釉等工序,每一步都有著严格的要求和独特的技巧。经过一道道工序的精心製作,原本普通的泥团逐渐变成了一件件精美的瓷器。

“没想到一件小小的瓷器,竟然需要经过这么多道工序才能完成,真是太不容易了。”李瀟感慨道。

张悦东也深有同感:“是啊,这些制瓷师傅们太了不起了,他们用自己的双手传承著千年的陶瓷文化。”

林一飞说:“这就是工匠精神,对技艺的执著追求和对传统文化的坚守,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

参观完瓷器製作过程后,他们来到了陶瓷民俗展示区。这里有十二栋明、清时期的古建筑,古色古香,韵味十足。建筑內展示著丰富的陶瓷民俗陈列,让他们了解到了景德镇的陶瓷歷史、民俗风情以及陶瓷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在天后宫,他们感受到了当地人民对妈祖的敬仰之情。天后宫建筑风格独特,雕樑画栋,金碧辉煌。妈祖作为海上保护神,在景德镇的陶瓷贸易中也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保佑著商船的平安往来。

『记住本站最新地址 www.22biqu.com』
相邻小说: 柴刀流恋爱日常 我只想打养生篮球 海贼从推进城开始卧底 神魂之王 港岛BOSS之路 生灵手记 巫师:我能提取万物 开局跑老婆 问道灵途 从契约宠物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