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我用一首诗换你一碗面。
同样在燕京。
寒风怒号。
位于前门外石马巷子一家面馆,生意不太好,老板依着柜台,百无聊赖看着外面的阴冷的天空。
这时候一个头发蓬乱、胡子拉碴,戴着眼镜身材异常消瘦的年轻人闯了进来。
“老板,大碗炸酱面。”
“好咯,同志你稍等。”老板热情的招呼了一声,先给这个青年舀了一碗面汤,然后就到厨房忙碌起来。
很快,一晚热气腾腾的炸酱面端了出来。
这个年轻人似乎饿坏了,狼吞虎咽很快一大碗炸酱面下肚,连那碗面汤都喝的干干净净。
“同志,要不再给您舀碗汤?”老板很殷勤。
男青年又把诗稿交给面馆老板,推开门,裹了裹衣服,一头扎进寒风中。
…..
亚洲铜亚洲铜
击鼓之后我们把在黑暗中跳舞的心脏叫做月亮
这月亮主要由你构成……
“喜欢吗?”
老板的眼神变得崇敬起来。
陈招娣指了指最后一句,轻轻说道:“想象那画面就很美。”
“英雄所见略同!”
夏红军把本子递了过去。
比如看她游泳到河的另一岸
“不用了,谢谢,”男青年笑了笑问道:“多钱?”
男青年在身上摸了摸,脸上突然露出尴尬的表情。
“喜欢。”
“既然换了面钱,这首诗就不属于我的。”男青年几下划掉了最后的署名:
搜肠刮肚了一个下午,他想起了一首诗:
海子。
孔清泉有单人宿舍,晚上他一般不回家就在学校教师食堂随便凑合点了事,当他看到夏红军拿着诗稿来找他,有些惊讶。
算了,先保密……
“哈哈……”孔清泉被夏红军略有粗俗的比喻逗笑了。
亚洲铜亚洲铜
祖父死在这里父亲死在这里我也将死在这里
“三角钱,三两粮票。”
“呵……这首写很有水准啊。”
这个…..
“老师,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
一扭头,发现陈招娣正看着自己。
“可惜.没法向《诗刊》投稿了。”男青年自言自语了一句,加快了脚步。
“夏老师,这是我第一次写诗挣到稿费,我好开心!如果您来燕京,我一定请你吃燕京的冰葫芦,我最喜欢吃冰葫芦了。”
一切色彩都已隐没
“您是诗人?”
夏红军从孔清泉的办公室回到教室,这才想起还有一沓读者来信还没拆封。
看到这段略带俏皮的话语,夏红军忍不住笑了。
这首诗后来评价很高,有人评论说无论多少次记起、吟诵,都会回忆起初读这首诗时所感受到的美。这种美是不确切的、难以捉摸的,带有惆怅与哀伤,贯穿着整首诗。
孔清泉哦了一声,就一屁股坐在书桌前仔细看起来。
你是唯一的一块埋人的地方
亚洲铜亚洲铜
爱怀疑和爱飞翔的是鸟淹没一切的是海水
信中,宋臻臻的口气依然恭敬而热情,感谢夏老师帮她修改那首小诗,已经在《诗刊》上发表。
“来,看看,我写的怎么样?”
男青年沉默一下,突然又开口:“老板,我可以拿我写的诗当面钱。”
“同志,我文化水平低听不懂。”老板显得很不好意思:“不过,这面我不收钱了,诗你也拿走。”
夏红军看着下面的诗歌,有点诧异。
老板小心翼翼把纸折叠好放在自己的衣兜里。他不懂,可是上高中的儿子能看的懂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