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诗歌研讨会
“我更喜欢顾城写的。”男青年又插嘴道:“特别那句黑夜给了我黑色眼睛,我却用他来寻找光明”真是写的太厉害了。”
“我觉得顾城的这句诗,应该借鉴西班牙诗人洛尔迦在《西班牙宪警谣》诗中的一句:“在这白金的夜里,黑夜遂被夜色染黑。”不过,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夏红军笑着补充了一句。
“呵,连洛尔迦的诗你都读过?牛!”男青年翘起了大拇指。
旁边的宋臻臻眼神突然变得亮晶晶的,这个和她是同龄人的男生,很厉害嘛…..起码她都没读过什么洛尔迦。
惭愧啊。
我也是在当初网上无意中看到的,并没有读全…..听到男青年提起这首诗他就顺口说了出来。
还好,这个年代可没有后世为了那些脑残粉为了自己的爱豆不分青红皂白的撕逼。
大家都一个目的,为了自己喜欢和热爱的诗歌!
这个时候,一个保安模样的男人过来打开一楼的大门,院子里的年轻人蜂拥过来却被拦下。保安告诉他们等人一律在楼下,今天领导通知,所有群众不能上楼。
一个学生模样的竟然能参加诗歌研讨会?好多人都不信,但有人隐隐想到了什么。
夏红军认出来了。
唉…..丢人了!
夏红军上了三楼,没过两分钟就有杂志社的工作人员上来,听他自我介绍之后,就热情的招呼他进了会议室。
夏红军挤上前,又从黄挎包里拿出邀请函,保安看了看,示意他上去。
“邀请函?!”
他喜欢顾城写的诗歌,但不喜欢这个人。
在她的印象中,这个能写出这么唯美的诗的少年一定是戴着眼镜,身材消瘦,脸色苍白,眼神忧郁…….
可是他,穿着一件白衬衣外面是绿军装,脸上带着微笑,整个一个阳光少年嘛。
“师傅,他叫啥名字?”
特别是那首《致橡树》,夏红军很喜欢。
这时候,一个穿着一件灰色毛衣二十多岁的男青年走了进来,他脸色略显苍白,更与众不同的是头上还带有一顶稀奇古怪的帽子。
作为获奖年龄最小的夏红军自然引人瞩目,好几个人主动和他搭话,他都是有问必答,一份谦逊模样。
自己的偶像来了,夏红军急忙站起来。
北岛现在在诗坛已经是赫赫有名了,上前打招呼的人多,夏红军也挤过去握了握手。
和自己想象的完全不一样嘛。
顾城回答着,脸上露出腼腆的笑容。
看到这情形,站在后面的有人立刻不乐意了:“喂,为啥他能上我们就不能上?他是你们领导的亲戚?”
“北岛老师你好,我是夏红军。”夏红军主动自我介绍。
题目很大,也很宽泛。
宋臻臻呆住了。
“就是嘛,就这事还要走后门?!”立刻有人附和。
无论两人之间有何纠缠和恩怨,这一点无论如何不能让人原谅。
这次获奖一共是二十个人,但只来了十二个,基本都是燕京和周边地区,毕竟是自费,而诗人往往都是囊中羞涩。远在厦门获得三等奖的舒婷没有到,这让夏红军很遗憾。
保安挠了挠头:“好像叫….叫夏红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