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渊洁不是光头吗?那形象特别可爱。
这时连顾城也看出来了,好奇问道:“杨丽,他好像对你有意见?”
不过此时的郑渊洁事业刚刚起步,远没有后世那么引人注目。
那是留着寸头的三十多岁男人,看到夏红军过来朝他友好笑了笑。
“请问,你贵姓?”夏红军笑着问道。
他发现自己身边的那个男人好像也没啥朋友,一个人呆坐着于是干脆聊几句。
如果王蒙知道那本“金庸新”著的武侠小说竟然是出自自己之手,不知道会有什么表情?
最后,王蒙还告诉他能那本《芳华》写好以后,如果文学价值高,作协专人审核以后,可以领取创作补贴。
郑渊洁笑着说看过你写的诗歌和那本《山楂树之恋》,自愧不如。
“郑渊洁。”
他真的没见过王蒙。
听到夏红军提起《童话大王》,郑渊洁心里也有点小得意,从挎包里掏出一本书,正是《童话大王》。
“我是郑渊洁,你看过《童话大王》?”
哈!
怎么没看过?
皮皮鲁、鲁西西,还有苏克和贝塔,他可陪伴了七零后、八零后甚至九零后的童年时光。
“童话大王郑渊洁?”夏红军忍不住反问。
开会无非就是那老三篇。
估计补贴也不会太多,但蚊子腿也是肉啊。
没办法,这家伙太牛了。
后面的领导发言就不一样了,官话、套话,啰里啰嗦一大推,听的夏红军只打瞌睡。
夏红军不想过去。
“郑老师,哪能比的上你的《童话大王》呢。”
王蒙和蔼一笑:“我有不是电影演员能有多少人认识?小夏,你那本《山楂树之恋》写的非常好,我真不敢相信竟然是出自一个大学生之手。”
旁边的人听了频频点头,夏红军心里却有些惭愧。
而且人家还是登过作家富豪榜榜首!
既能写作又能赚钱,想到这些夏红军就羡慕的流口水。
这种由一人作品支撑的持续20多年大发行量纯文学月刊在古今中外文学、出版史上尚无先例,恐怕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没想到在这里遇到他!
夏红军有点小激动,他也自报家门。
王蒙的讲话并不长,主要强调文学创作需要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方能创作出符合时代气息且贴近生活、贴近百姓的好作品。
“小夏,送给你。”
夏红军接过来翻了翻,《牛魔王新传》!
你别说,还没看过,空了要看看。
“谢谢,谢谢,麻烦你签上名字。”
夏红军直接变成了郑渊洁的粉丝。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