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散文,当时是一时兴起,他也没打算把重心放在这上面。
到了晚上十点书店早就关门了,夏红军这才告辞离开。
先不管这么多,抓紧时间写《芳华》!别的都不着急。
让我写散文?主攻“文化散文”?
肖主编,我也只是“玩票啊”……
没想到肖主编到挺认真,一脸严肃:“小夏同学,我可不是恭维你,不知道你意识到没有,你的这篇《从午门堰到都江堰》,还有在我们即将刊登那篇《觉醒年代》,在取材和行文上表现出鲜明的文化意识和理性思考色彩,文章中充满了人文情怀……..我们编辑部的同事称之为“文化散文”。
呵?
不就是写了两篇散文嘛…….第二篇还没刊登,就值得对方兴师动众亲自找上门来?
呵?
果然是这个名字。
“行,你到前面忙,我先看看。”
说实在,看古人写的这些诗句,比现代的好听多了。
他也是燕师大中文系毕业,心里自然有一颗文学梦。
夏红军感到有些不可思议。
“是啊,怎么了?”
夏红军赶紧说自己还是个学生,知识积累不够需要的是学习,写这些文章最多算是抛转引玉,开创流派什么的真不敢当。
夏红军突然发现,自己好像很忙。
但看到贾数向自己招手,夏红军只好站起来背着书包向外走去。
这天早上,夏红军正在上课,台上老师讲的是《中国古代民歌研究》,讲课的正是那个娶了自己校学生的沈教授。
沈教授听了点点头,大声说道:“夏红军,出去,有人找你。”
可是让他没想到的是,只过了两天就有人找上门来“逼债”。
等卢伟海走后,夏红军就坐在椅子上拿起稿件仔细看起来,总体来说都是按照各自细纲在写,但个别地方难免有矛盾和冲突,夏红军用铅笔把一些有问题的地方都圈起来,让他们相互协调修改。
突然,一个年轻老师匆匆走了进来,在沈教授跟前低语了几句,夏红军发现正是自己的班级辅导员贾数。
自己好像好长时间没有写诗向《诗刊》投稿了,不知道邵主编会不会说我?
骑着自行车冒着寒风行在校园路上,夏红军心里到一片火热。
“小夏同学,我建议你把文学创作的精力投入到散文写作上,照你这个方向写下去,完全可以开创一个散文写作流派!”肖主编越说越兴奋。
我哪里是谦虚谨慎啊……
文化散文是容易写的?
那玩意需要作者丰富的学术修养,往往将学术知识和理性思考融入散文的表达之中。
代表作者就是余秋雨,可人家真正的主业是搞戏剧理论研究的,写散文只是副业。
真的,写散文我只是副业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