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首刊发行
夏红军好奇接过红本本一看,大吃一惊:竟然是教师特聘证书!
威尔斯已经被燕师大特聘为客座讲师,聘期两年,教授西方现代文学!
难怪这家伙开运动会那天见了一面就神出鬼没很少看到,夏红军原以为他是不是逛燕京城或者泡姑娘去了,竟然是办这件事。
只不过速度太快了点吧?
不过仔细一想也正常,现在国家改革开放不久,外国学者来中国讲学的人寥寥无几。
像威尔斯这样的美国名牌大学毕业的博士生,博士攻读的是中国文学,硕士时候却研究的是西方现代文学,算的上是中西贯通,这样放在现在国内绝对是个人才。燕师大岂不欢迎?
只是,原本两人算是朋友哥们,这一转眼就是师生关系了?
威尔斯老师?
叫起来怪怪的。
威尔斯还告诉夏红军,他本来想教本科生,不过中文太差,学校还是建议他教研究生这样可以用英文讲课。
“亲爱的夏,很遗憾,我不能当你的老师了。”威尔斯叹了一口气。
卧槽!
还真这么想?
且别说他的学识如何,这家伙平时就是个大顽童,根本没法和老师的形象联系起来。
这年代高校诗社自己发行的诗刊基本上都是这样,自己动手有油印。
也有最深重的同情
“夏,我要英文版的。”
还让我翻译?夏红军气的差点竖中指。
可本能地酝酿爱的能量
你可以记住她的声音
和死亡类似,诗也是一种死亡。
到了五四这天,是青年节,学校会组织一些列活动,夏红军去年是参加了在玉渊潭公园的诗会,今年则要骑车赶往燕大,《燕山诗话》首刊今天发行。
实行夏时制的好处和弊端从刚一开始就争论不休,只是让夏红军这帮学生感到不爽的是起床时间要提前一个小时。
这是中国实施夏时制的第一个清晨,亿万中国人都把钟表向前拨了一个小时。“随着改革开放前进的步伐,中国的时钟加快了运转”,这样的用语在媒体上随处可见。
但最大的好处就是造价低,只需要有蜡纸、油墨、滚筒等即可,人人可以动手。
…..
…..
夏红军最后看到杨丽写的诗歌
骑车赶到燕大,按照安排首刊发行是在未名湖不远的一座教学楼上发行,夏红军记得他第一次和刘传峰、曹美丽他们参加燕大的诗歌沙龙就在个教室里。
草……
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
家乡,火红的云端
一团烈焰将光滑的兽皮洗染
1986年5月4日凌晨两点整,在西单的电报大楼,工作人员将顶楼报时钟的表针拨向了三点。同时,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传出了报时:“燕京时间,三点整。”
忽左忽右;它们窃窃私语….
古丽蓉的《再见雨季》
折叠雨衣时
大家最喜欢的还是海子的那首《九月》,连同曲子已经成了最近这段时间未名湖畔最流行的一首歌曲。
雨季过去了
不过最后夏红军还是把他那篇《魔幻现实主义文学艺术特征》翻译成英文交给了威尔斯,至于他要干什么夏红军就不管了。
油印其实时间挺费神的事情,第用铁笔慢慢写字,刮去纸基上的蜡层,形成微孔,然后进行油印。
“让我看看。”
也折叠了那道雨虹
再见,雨季
西川写了《夕光中的蝙蝠》,
夕光中的蝙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