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章 准备诗歌交流会
杨丽思考了一下,说这倒是个好办法,只不过不清楚来访的同学个人有什么才艺,需要好好组织,还要通过咱们的带队老师和哥大校方沟通。
“那这件事就交给你了。”夏红军说道。
“这件事是你提出了,干嘛要给我办?”杨丽反问道。
“你组织力号召力都比我强。”夏红军笑着解释。
倒不是他恭维,杨丽在这方面的确有能力,无论是燕大的五四诗社还是他们几个人发起的燕山诗社基本上都是她在负责。
特别是燕山诗社,如果不是杨丽带着戈麦、古丽蓉几个学生在维持诗社运转,像夏红军、海子这样的懒人,估计早就倒闭了。
“就你会说!”
杨丽白了夏红军一眼,不过还是答应了。
吃完饭后,夏红军和宋蓁蓁出了快餐店,女孩要回她姑妈家,临走前对夏红军说明天再过来找你,夏红军很愉快的答应了。
“喂…..你和她很熟?你们是什么关系?”夏红军的耳边响起一哥姑娘的声音。
宋蓁蓁认出来了,是昨天一起吃饭的杨丽。
现在的美国和中国很相似,普通读者对诗歌的兴趣空前浓厚,经常举办诗会,当前的美国诗歌宛如一片任凭想象力自由驰骋的广袤大地,又如一只沸腾的水壶或一项热火朝天、正在进行的工程。
这女人也真够可以的。
夏红军没有回答。
听了这话,夏红军转身就走,后面传来杨丽的笑声。
“宋蓁蓁,我得走了。”夏红军站起来对女孩说道,略带歉意。
这个……
“夏红军,你怎么回事?大家准备去参观,就等你一个人。”杨丽带着埋怨的口气。
她刚准备和夏红军深入聊一聊诗歌问题,却看到一个东方姑娘匆匆向他们这边走了过来。
“别瞎说,我们只是笔友。”夏红军皱眉道。
刚才我的那几首诗要翻译成英文,到时候让你把把关。”夏红军说道。
第二天宋臻臻来到哥大校园,两人坐在宿舍下面的林荫道下的白色长椅上,夏红军向她说了自己准备讲课的内容。
夏红军说了自己的心中想法。
“我的算了。”
夏红军到了哥伦比亚大学,听到对方介绍,才知道哥大校园竟然也有好几个诗社!
可惜现在是假期,大多数学生已经放假回家,要不可以诗社的同学好好交流交流呢。
这个问题不知道有多少人问过,夏红军只好回答是有南山,但并不种梅…..
“宋蓁蓁,我想让你帮个忙?”夏红军突然开口道。
“我?行吗?”
夏红军发现只有杨丽一人。
所以这次非正式诗歌交流会,夏红军决定讲解中国当前诗歌发展态势以及推荐一些优秀的代表作。
七十年代初到八十年代,以“朦胧诗”为代表的中国现代诗歌,在诗歌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