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红军有点尴尬,当初写那两篇科幻是一时兴起,他没打算成为一名职业科幻小说家。
对于刘巧珍,夏红军也多给了些关注,有时候专门把她叫到自己的窑洞,叫她乐理知识,五线谱啊,练习发声换气等等。
夏红军看到这情形示意下课,自己也出了窑洞就看到杨为民站在院子里。
“您是夏老师?我是刘宝,曾经给你写过信。”
十里果香
一堂语文课变成了音乐课,夏红军边教唱还不忘给学生们解释歌词的意思,学生们学的兴高采烈。
这里条件虽然艰苦,但是更能让人沉下心来做一些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但更多的时候,就是带着孩子们玩游戏,老鹰做捉小鸡、甚至和女孩子们踢格子,跳皮筋。
杨为民微微一笑,没说什么。他很喜欢夏红军,虽然是名牌大学生,但身上没有那种傲气,对他这个民办教师出身的校长也很尊敬。
这个话题没有继续下去,杨为民看看手表,上课时间早已经过去赶紧过去敲钟。
“其实,当老师和写小说之间没有冲突,你完全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写,我可以帮你看看。”夏红军劝道。
或者每天早上带着孩子排着整齐的队伍在梁上跑步,迎着清晨阳光,呼吸着新鲜空气,夏红军感到很是快乐。
“哈,刘宝?进来,进来。”夏红军热情的招呼。
“13岁才上4年级?”夏红军听了很是惊讶。
“刘巧玲的嗓音特别好,如果不去学音乐实在太可惜了。”夏红军叹两口气。
给宋蓁蓁写信主要是翻译《诗经》,每翻译几首他就写信给女孩寄过去,让她看看,听听她的意见。
“杨校长,我看你的教案写的那么详细,如果是我写,真不如你的好。”
他从刘宝的来信中,看到他那些天马行空的想法,只要好好练习,很有可能成为一名科幻作家。
刘宝进了窑洞,很规矩的坐在的炕沿。
“杨校长,你了解刘巧珍这个女生吗?她唱歌唱的真好听。”夏红军想到什么突然问道。
到了晚上,在点着煤油灯的窑洞里,夏红军除了备课大部分时间都在翻译《论语》。
“刘宝,你可以自己写啊?你在给我来信中说你非常喜欢科幻,曾经想当一名科幻作家的。”夏红军不动声色转换了话题。
他告诉夏红军,刘巧玲家就在这道梁翻过去不远,家里两个孩子,她是老大,今年13岁,她还有个弟弟八岁在前沟村小学上一年级。”
夏红军出去一看,是一个长的很敦实的少年背着书包,正腼腆看着他。
夏红军的实习生涯开始了。
刘宝听了眼中露出一丝喜色,不过最后还是摇摇头说在师专三年他一定要好好学习,如果毕业后有时间的话可以尝试写作。
一句话,不能耽误他教书。
真是个固执的少年。
夏红军心里感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