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5章 来而不往非礼也
这篇刊登在《ren民日报》第四版文学专栏的文章,一石激起千层浪。
许多人纷纷写信给《ren民日报》编辑部表示赞同文章中的看法,更有甚者开始在国内报刊上撰文,抨击当前在文学创作中所存在的问题。
而文章中被点名的三个人“夏红军、李默然、王朔”立刻成了众矢之的。
拜金、向钱看这些标签贴到他们身上。
这是夏红军始未料及的,王朔也是一脸懵逼,祸从天降?
这天傍晚吃完饭,夏红军刚准备去小酒馆坐坐,王朔怒气冲冲来到小院,在他面前大发牢骚。
“红军,这木柳是何方神圣?牛逼的很啦,不知道有啥背景?京圈好像没听过这号人。”
“听招娣说是青华的学生。”夏红军就把自己知道的事情原原本本告诉了王朔。
“竟然是个愣头青!”王朔愣住了。
李默然是老戏骨,出演过多部电影和话剧,都是以正面形象出现,特别是在电影《甲午风云》中扮演邓世昌,凛然有正气,感情真挚而充沛,形象深入人心。
“来而不往非礼也.”夏红军笑道。
就是再对政治漠不关心的他,也感受到这里面的强烈信号。
但是就这么当缩头乌龟,夏红军觉得有些窝囊。
“咋?王哥来了不多坐会?”
他突然想起四年前关于那场先锋文学的论战,他和一个叫张文平的人在报纸上围绕先锋文学优劣以及将来的发展情况吵的不亦乐乎,最后王朔也加入战团,以他那犀利的语言风格,杀的对方无招架之力。
心都醉了
只是在这个时候,你竟然还有心思作诗?!
“不行,我们不能这么沉默,我要写文章反击!”王朔点了枝烟,狠狠抽了口,说道。
他说有办法一定就有办法。
去年因拍摄广告引起争论不过很快就平静,谁吃饱撑得会旧事重提?
而夏红军王朔都是当今文坛非常风光的年轻作家,前者刚刚获得茅盾文学奖,又筹办燕山诗歌奖,获得不少好评。
陈招娣嘟囔着说出自己的想法,夏红军哈哈大笑说你不用担心山人自有妙计。
“我没事的。”夏红军轻轻握住女孩的手,每次自己遇到问题她最操心。
看着王朔的背影消失大门外,夏红军陷入沉思。
眼中倒影着夏日绚烂的烟火
“红军,你呢?”王朔又问道。
竟然开始变鲜活
呀!
真是刀刀见血。
人家都担心死了。
上次说白了学术间的争论,孰对孰错那是文人之间的评判,但这次很明显已经“出圈”只指一种社会现象,和八十年代纯文学相比,通俗文学开始兴盛,在某些人眼里就是一种堕落。包括名人拍广告也让相当多人无法接受,这里涉及到“道德”两个字。
夏天傍晚的后海,凉风习习,夏红军拉着陈招娣的小手漫步在岸边,看着垂柳倒影,想着最近发生的事情,慢慢的,原本有点紧锁的眉头舒展开来,嘴角露出笑意。
老子不遗余力在诗歌领域提倡高雅,反对低俗,现在反倒自己成了低俗?就因为拍了个广告?
不知道天高地厚的小子!
但是夏红军清楚的意识到,这次和上次不一样。
灰暗的心,
两人沿着后海转了一会最后来到小酒馆,高小嵩老狼不在,是邓婷抱着吉他在唱歌,陈招娣立刻到吧台查这几天的账,夏红军则坐在旁边的高脚凳上欣赏邓婷的弹唱。
夏红军笑了:“真正坛上混的人,谁会轻易在文章公开批评别人?况且言辞这么激烈?”
“如果你们非要玩弄这些所谓的舶来品,你们永远就长不大。”
她不会作诗。
写的真好!
在86年国戏剧家协会授予“话剧表演艺术家”称号和“话剧终身荣誉奖,算是德高望重的前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