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这家伙做生意也挺厉害——应该说是她媳妇徐美珍做生意厉害,连续开了三个书店,红红火火。
卧槽!
就在夏红军等人准备出发去成都的时候,又发生了一件趣事,他竟然接到燕京广播学院的一封信,大意是对他写那篇《广告与名人》非常感兴趣,决定列入学院新开设的广告专业必读篇目,并邀请他九月份开学后到学校进行讲座。
这篇文章刊登后,赞同的人有之,当然也有人嗤之以鼻,不过里面大量的专业术语很明显告诉你:争论可以,专业学术间争论,不准动不动就扣帽子、打棍子。
相比王朔那篇火药味十足的文章,夏红军这篇冷静平和得多,特别开篇那篇古文,让人大开眼界。没想到这小子知识还挺渊博,博古通今。
具体书店的经营实际上是徐美珍在负责,他实际上成了甩手掌柜,一心扑在文学上。
“夏作家,鄙人姓刘。”在客厅里,对方从公文包里掏出名片,双手恭恭敬敬递了过来。
夏红军实在被缠的没办法,最后说道电视我坚决不上但我可以给你们搞个广告创意,你看怎么样?
“中!”
写文学评论,搞文学沙龙,还有就是忙诗歌大赛的事情,日子过都很是逍遥。
他们似乎忘记了,夏红军是中文系毕业的
时间到了七月底,这场争论慢慢平息下来,陈家姐妹已经回老家,而韩宁又开始去外地作画,这次去的山东一带的海滨城市。
“俺觉得合适!你是大作家,有文采!猪吃了你做广告卖的饲料,个个聪明!长的快!”
“更中!”对方听闻大喜。
乡镇企业家?
大热天的穿着白衬衣短袖蓝裤子,一双皮鞋只是上面沾满了尘点好像好几天没有打油。
我的天.
我只是凭着穿越前在网上看到的一些东西结合自己的原来的感受随意写的,皮毛而已。
“四月肥,四月肥,四月不出肥,厂家保索赔!.对了,你如果找人拍广告,这句话要一口气至少念三遍!”
没有像王朔那样针锋相对,而是从“专业”的角度叙述名人和广告之间的共生关系,而且很清楚告诉大家这是一门学问。只要处理好若干问题,名人做广告对于企业和名人而言都是“双赢。”
竟然是卖猪饲料的!
立刻从公文包里掏出五千块放在茶几上,千恩万谢才离开。
夏红军等人积极筹办第二届燕山诗歌大奖之事,卢伟海还提前去了成都和《星星》诗刊协调沟通。这小子对这事比夏红军还上心。
心夏红军接过名片一看乐了:“富农饲料有限公司!背面还画着一头胖乎乎的猪!
ok!
一帮人去成都的差旅费连带到成都的费到手了!
嘿嘿
如果卖几条广告词,没准还能发一笔小财呢。
夏红军心里想着。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