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他已经见过不怪,诗人们现在的处境都不是很好,像骆一禾一家和父母挤在一个小四合院里,戈麦一直住在单位的单身宿舍。
陈东东一家就住在二楼的出租屋里。当夏红军敲门,陈东东开门走了出来。
其中,好几个都是生活在眼前这座大都市。
眼前这个看上去很婉约具有中国古典美的姑娘,内心里已经有了疯狂的种子,否则能写出那样的书?
不过,抛去这些这本书还是有可取之处,写作手法很明显是受了美国作家亨利·米勒的影响,里面面可解读的、可分析的年轻一代女性的形象,我们可以看到她和张爱玲、王安忆笔下的上海,既揉碎于其中,同时又加入了这一代青年的独特经验。
难道真应了那个词?阴盛阳衰?
不过,明天夏红军去拜访的是个男性诗人,陈东东,他是这次夏红军来申城到高校进行诗歌讲座的牵线者。
宣称“诗歌出现了,技巧从我们的手中渐渐消失。我们都孤独得可怕……躲在这座城市的各个角落里,写诗,小心翼翼地使用这样一种语言。”
诗歌现在只能带来精神上愉悦却无法带来物质上的财富。
入夜后开放成
我们的梦境
这个充满活力和欲望,开放而又孤独的城市。
夏红军小心翼翼在竹竿下面走着,穿过弄堂,走进一个院子。
就是因为那本《上海宝贝》!
书中大量描写异国情侣缠绵、探索女性情欲,过多的敏感现象描写如同xing恋、吸du、性等,很快就被封禁。
听到姑娘这句话,夏红军确定无疑此卫慧就是彼卫慧。
夏红军读过陈东东的诗,很美:
光也是一种生长的植物,被雨浇淋
光也像每一棵芬芳的树,将风收敛
让我们在它的余荫里
卫慧是七十年代出生的,这一代女作家在文坛上逐步展露头角的时候,有一家杂志在本世纪末,策划的“70 年代出生的女作家专号”以及由此衍生个响亮群体:“美女作家”。
只是不是夏红军的菜。
临街的墙上一式的开了两个窗子,一上一下,住在楼上的人可以从窗户里挑出一根竹竿,旁若无阻地伸到对面的屋檐上,上面挂满衣服,悬空地,看底下人走来走去。
陈东东是活跃在八十年代诗坛的诗人,申城师范大学毕业,和诗人王寅、孟浪、刘漫流等创立了“海上”诗派。
夏红军也跟着笑起来:“可我这次不讲小说,只讲诗歌。”
“我的同学好多喜欢你那首《镜中》《春》还有《路人》但是我最喜欢你那首《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
老一辈的还有王安忆、陈丹燕、程乃珊等女作家至今还活跃在文坛上而奇怪的是,男作家出名的没几个。
“说真话吗?”
“诗歌也挺好的,当年诗歌可是被小说受欢迎,你不知道赛诗会是各大高校为火热的校级活动,比现在的歌手大赛还火爆,我们这些诗人经常在申城高校间流窜,呵呵,到处蹭饭。”陈东东说着,似乎当年盛况历历在目。
“你看看我怎么老喜欢说过去。”陈东东回过神来,“过去的永远回不来了。”
这话题有点伤感,夏红军不想再说下去,他突然看到桌子上放着一本诗集,就顺手拿了过来。
《南方诗志》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