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朴智和尚
官道上。
尘土滚滚。
一支马队,在官道上奔驰。
咚!咚!
咚!咚!咚!
这支马队,总共十人左右。
其中有道士、有和尚、有衙门的带刀衙役。
官道一侧,树木高大,绿树成林。
这些树木都生长得高大,黑压压一片,太阳有些难以照进。
晋安并不会骑马,但他力气大,强行控制座下马驹。
唯一不便就是身子僵硬。
骑马赶路,一天下来腰酸背痛。
听完冯捕头的介绍,晋安不由好奇多打量几眼。
上次他们替人接活,结果碰到黑吃黑,死了几个弟兄,还伤了一些人,朴智和尚就在上次受了伤。所以这次的押阴镖,朴智和尚并未随行。
胸前伤势还未好,通过脖子衣领依旧能看到白色绷带的冯捕头,脸上神色一动:“晋安公子可是看出了什么异样?”
“冯某儿时倒是曾听老一辈人说起过,说出了昌县,沿着官道一直走,若看到一大片树林,那里便是以前的沈家堡了。”
有衙役禀告一声。
“在我们押阴镖行当里,有着见水不趟的禁忌,走什么路,都是经过严密思虑的,绝对不会无缘无故绕路。因为那样意味着,一路上要面对更多的临时意外状况。”
“这事发生得太久了,县志上记载不详,冯某也不知当年具体情况……”
这名戒疤和尚,便是到衙里报案的走阴镖师之一了。
根据这两天同车赶路的相互介绍,晋安也知道了这名戒疤和尚的来历,朴智和尚因屡犯僧戒,每次都是犯酒肉戒和女色戒,被赶出寺庙。
另一个稍小些的圈子,则只有四人,分别是晋安、老道士、带伤冯捕头、以及一名头顶烫了几个戒疤的四十岁粗犷和尚。
冯捕头环目那片高大茂密的林子,眉目沉吟了下,回忆说道:“此地原本有一个村庄,叫沈家堡。”
说晚上夜路不好走,而且晚上的视野也不好,找人不方便,问冯捕头是不是先找个地方休息过夜?
冯捕头觉得有理,在询问过晋安和老道士的意见后,便命人找块地方过夜休息。
“再走下去,我们就要出昌县地界了,可沿途上始终没有找到线索,有没有可能中途临时改道了?”
几人围着篝火继续谈话,老道士倒是出奇的安静。
晋安摇摇头。
“我们押阴镖和普通押镖不同,轻易是不会临时改变路线的。”
然后由衙役打下手,开始从身后山里找来些干柴、干草,烧火煮水,分发干粮。
于是,马队在离森林一段距离的一座山脚下,由马驹围成一个小圈,形成互为犄角的防守之势,用来抵挡晚上的野兽或山贼。
面对冯捕头的问话,朴智和尚摇摇头。
当过地主家的护院,但受不了被人来回驱使的鸟气,没多久又不干了。
冯捕头朝那名戒疤和尚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