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怂了的矮大紧和转战海外计划
当着媒体喷某人,算是曹轩第一次公开和人当众撕破脸。
以往的娜英、谢风或者和曹轩不怎么对付的艺人,曹轩从来没有公开怼过对方,顶多就是不谈论。
当然,前提是这些人也没招惹他,大家存在一定默契,老死不相往来。
其实这里面也有故意想蹭热度的,但一般都是十八线小艺人,极少出现那种有名有号的。
曹轩碰上这种事一般都是冷处理,或者由经纪人和公司出面,自己很少回应。
跌份,还给人热度。
因此,曹轩开喷某人,很多熟悉他的人都觉得吃惊,觉得按曹轩的脾气不应该?
喝多了?
还是有仇?
曹轩也不去管大家的猜测,其实他脾气远没外人以为的那么好。
不单单是歌迷,连曹轩都有点像小遗憾。
一会儿提到自己是上过水木,一会儿提到自己小学做卷子厉害,然后又聊《那时开》电影,夸朴树、周公子怎么怎么好,然后阐述自己的青春和音乐纪念,最后表示自己要成为一个较好的知识分子。
咔咔闪烁的闪光灯差点把三人眼睛晃瞎,落座之后,按照流程介绍了一下专辑,记者就开始挨个询问。
但是身为公众人物,出了这种事,就肯定要遭非议,内地几个小生小也是如此,脾气忍不住,另外也是小看媒体对舆论的影响,导致“黑料”频出。
曹轩是华纳如今的摇钱树和扛旗手,华纳高层恨不得把曹轩捧在手心里。
其中比较让人惊讶的是,面对国外记者的询问,曹轩直接以英文作答,流利标准。
平时自诩知识分子,靠着几分歪才,还赢得了不少人的追捧。
这次曹轩终于和其他人有了正面冲突,媒体那个激动啊,恨不得双方吵翻了天,大家跟着恰顿饱饭。
按理来说,以他在歌坛的资历和人脉,就算不如曹轩强势,吵几句的底气还是有的。
但这个名声是好是坏,只有他自己知道了。
这是华纳专门请来壮门面的, bbc不说,哪里有新闻往哪里凑,后者《时代周刊》实际是华纳总公司旗下的,虽然互不同属,但面子还是有的。
其实大会堂一直会接一些外包的活,但是规格很高,一般人拿不到。
早在开发布会之前,华纳已经安排好了,来的记者都有红包,问题都很有分寸,曹轩应对自如。
说到底,曹轩再成熟,也只是一个不到25岁的年轻人。
某人认怂,曹轩也不能追着骂,索性把这事翻过,开始自己的新专辑发售。
除了绯闻,几乎找不到他任何言行不当的黑料。
当然,香江的狗仔确实烦人,谢风很可能并非理亏的一方。
如果将来能有荣幸来这么一次,曹轩觉得他老爹能激动的上祖坟还愿。
“英语还是挺难的,尤其我高中成绩不好,没考上大学,是个差生(笑)”
人是要发泄的,否则总憋着对心里不好受。
坦白来说,某人在早期真的名声真不错,甚至算是内地校园音乐的代表,连长得丑都是灵魂有趣。
曹轩对这方面一直很注意,口风很紧,加之有意和媒体处好关系,后期更是专门有风云工作室负责舆情。
这场发布会华纳搞得很大,邀请了两岸三地和亚洲诸国近百家的娱乐媒体,曹轩甚至在现场看到了几个黄发碧眼的老外,一打听,是老美和带英。
“有这个想法,最近我也在研究国外流行文化,试着尝试一些英文歌曲的创作,如果时机成熟,会考虑发布几首英文单曲试水。”
奈何某人怂了!
“早在一年多之前,华纳周总就告诉我,我在亚洲有不少歌迷,为了交流方便,我就把英语捡起来了。”
很多只关注内地的记者,才知道曹轩如今已经在亚洲范围都有了一定影响,说是亚洲天王可能有些夸张,但中间添个小字问题不大。
反正把这篇文章分段看还好,但组合在一起,就不明白他想表达什么意思。
所以曹轩除非了绯闻就是和歌坛各路歌手打架,看似热闹,但对他本人形象负面影响有限。
华纳在这件事上非常双标,曹轩怼人他们不管,也管不了,但别人想怼曹轩,他们不会干看着,更不用说在新专辑即将发售的关键点。
影评届和网友都骂得最凶,说这部电影充其量就是一个90分钟的mv,但骂归骂,大量的报道让某人至此成名,从幕后的音乐人开始走上公共文化领域的顶流。
之前曹轩确实各方面都太成熟了,甚至比一些入圈多年的艺人还要老练。
只不过在底层摸爬滚打了两年,再加上通过金手指后看到后世几十年的各色各样,眼界扩宽,性格变得成熟,自然也愈发懂得克制。
所以综合考虑,华纳就特地给曹轩召开了一个新专辑发布会,地点放在大会堂……十几里外的一家酒店。
后者是人嫌狗臭的bbc,前者是鼎鼎大名的《时代周刊》,当然是亚洲版。
比如《水浒传》,那是央视出面联络,《英雄》在大会堂首映,看的是中影和银都的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