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潇必须在他们用探照灯扫射的间歇时间内,潜入到炮楼里面。
电线少了点,灯头少了点,灯泡少了点,但收获基本满意。
就像很多专业的攀岩选手,他们只需要一条小小的缝,只要能把一点点的指头塞进去,就能由此借力往上攀爬。
每次都辛苦的让和尚先把人带走,他自己再把摩托车收进物品栏绕过炮楼瞒着和尚再拿出来。
和尚也知道他力气太大了,以为这几百斤都是他自己扛过来的。
而是在四周会围上铁丝网,然后在铁丝网里面会布上地雷。
手里拿着把刺刀,连枪都没拿,陈潇就蹑手蹑脚的从楼梯往下走。
这个时代,楼梯都是木头的,脚步重一点,能发出的声音都很响。
他需要经过铁丝网,雷区,绝对不可能从敌人留下的那条小路进去。
排雷是不可能排雷的,上一次探照灯和下一次探照灯照射中间时间不够。
他刚才拿出来的时候已经看了,系统给他奖励的水力发电机组,比他预想中的还要大一些。
但是这东西是现代的东西,一切都设计好了,只要拦上侧坝,就能安装投入使用。
但是陈潇没有发出任何声响,从炮楼顶部,一直到炮楼的第一层,一共14个人,一枪不发,全部干掉。
这才是炮楼存在的意义,他们分布在桥梁,隧道口,河道交汇口,以及公路交汇口。
也有备用灯泡,毕竟这个时代的灯泡其实不耐用,一不小心就烧了,所以日军通常都会备有备用灯泡,及时更换,免得被八路军占了便宜。
八路军这方面能排爆的工兵太少了,或者说四零年这个时期暂时还没有这个兵种,也没有这个技能。
发电机旁边有一捆电线,应该不算很长,但怎么也有几十上百米。
这个才是最重要的,而且水力发电机组需要拦坝,需要时间,才能安装得上。
这一点需要说明一下,作为一个炮楼的战斗人员,他们会将每一块区域的什么情况有多少棵树?有多少坡草,有什么颜色都记在脑海里面。
说干就干,从物品栏里拿出汽油和漏斗给摩托车加上,晃了晃那个小汽油桶,油不多了,还得去偷一桶。
这就是为什么,以前拔掉一个炮楼都是拿人命去堆,就是这个原因。
敌人的探照灯,都是过一段时间,才打开照射一圈。
有也很少,当然像电影地雷战里面那些专门精通布雷和排雷的部队毕竟少数。
而且,如果像他这种人潜入这种炮楼还需要大动干戈,还需要用地雷当炸弹扔进去的话,那他实在太差劲。
就算是他的力量,现在是最强壮的成年人的三倍,也挡不住机枪子弹。
晚上炮楼的门是打不开的,但只要有一丁点的指头抠住的缝,都能让他由此借力往上爬。
果然有发电机,脚蹬的,日军每过一段时间,底下的人就会蹬动那个发电机。
所以他只能潜入,而且排雷干嘛?
把发电机,灯泡电线和枪支弹药全部收起来后,陈潇就打道回府了。
他打算,连夜把那个水车给装上,连上发电机开始享受电灯生活。
和尚正在路上,迈着两条大腿赶路,至于说去弄匹马,别想了,这个时候马不是你说想抢就能抢的,想弄就能弄的,又不是每个人都是陈潇。
在总部医院,刚立了大功的田小雨也碰到了人生的转折点。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