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新年
第一百五十八章新年
……
郑和的宝船队走了。
他只在交趾建昌府,停留了三日。
在宝船队补充了足够的物资之后,便扬帆起航。
起航的日子,晴空万里。
选择的时间,是在一个清晨。
天边晨光紫红,海面波澜不惊。
宝船队迎着朝阳驶出港口。
顺带着,拐带走了不少罗向阳的手下。
每一次,都被毁皇太孙埋怨一番。
方圆之内,不见一人。
因为在大明皇太孙躺着的沙滩椅旁边。
那个不孝子兔崽子是您孙子没错。
刚刚还新高彩烈的太子爷,顿时一脸的委屈,心中更是惶恐不安。
赵王朱高燧。
“好!说的好!”
对于如今这个时候的大明皇室来说,规矩是用来约束底下的文武官员和百姓们的。
是两位刚刚被喊过来的大明亲王。
朱棣站起身:“也不用劳烦太子爷你了。我来,就是喊你们入宫,一起吃个年夜饭的。算算时辰,现在也差不多了。”
还是那颗长得不太正经的椰子树下。
应天城中,难得的一片祥和热闹。
唐赛儿看着突然暴躁起来的男人,心中大惊。
眼下已经腊月。
锦衣卫临时搭建的营地,再次动工,再往长期营地的方向发展。
一直垂着眼的太子爷,突的抬起头,眼睛瞪的又大又圆,似乎是有些不敢相信的意思。
书房里,朱棣不怒自威,赶走了太子爷,坐在了书桌后的椅子上。
忽然之间。
然后说:“大哥,我两最近可都是老老实实的待在家里,就连军营,都已经许久没去了。
唐赛儿在一旁低声的笑着,有方才那一番动静,她也确实相信,朱瞻基大概是真的有些贪图留在这里的舒服日子了。
“所以你在交趾杀的人太多,不符合那帮子老不死的仁义道德!”
在金银大灌水的促进们,应天城中的娱乐行业,迎来了第二春。
不过,唐赛儿却还是有些不解。
她能看得出,这位大明的皇太孙,若是有机会的话,必然会选择亲手,将那些人,统统埋进大明的泥土里。
做完了一些,朱秀也不做停留,立马是悄无声息的离去。
大过年的,还要特地上门来敲打自己要安分。
只见朱瞻基回头,盯着她:“那就是一群老不死的!老而不死是为贼!就连如今的那一家子,也已经成了食古不化的老不死!”
退后半步。
嘴里发出沙沙的声音。
要搬进皇宫里头去?
皇帝什么也没说,长驱直入,径直就到了太子爷所在的书房。
交趾和大明其他所有的承宣布政使司一样,在此时拥有着纯粹正统的中原文化。
他们抛家弃子,也要与皇太孙一道过完永乐十四年的最后一天。
唐赛儿就听着身边的自家男人,已经再次开口。
我呸!
朱高煦、朱高燧两人沉着脸走了出来。
“不用了!”朱棣直接挥手拒绝:“等下我便让人,将这些书,都带回宫里去。”
永乐十四年的最后一天。
交趾的气候,实在是太过怡人。
可是现在你们两再看看,这些被太子爷视若珍宝的孤本,凌乱至此,而那些事关大明军国大事的奏章,则是整整齐齐。”
汉王朱高煦。
应天。
有皇太孙在,整个小镇有了前所未有的热闹场面。
但是当朱棣坐在这里的时候,看着满地散乱的书籍,以及一旁呈现出强烈对比的,被摆放的整整齐齐的奏章。
所以啊,他们满口的仁义道德,满口的要谦恭行事。”
朱高煦和朱高燧两人,则是不约而同的觉得,今天这是自家老爷子,又要敲打他们兄弟三人了。
于是,在沙滩椅旁边的小茶几上,便有了两杯富有交趾特色的水果沙冰。
朱瞻基乐呵呵的大笑起来,眼角都冒出了泪水。
但那也都是数不清多少年前的事情了,又如何和现在有关系和瓜葛?
似乎正是因为唐赛儿在政治上的无知,朱瞻基突然变得话多了起来。
终于要结束了。
不由的,身体里就有一股子使不完的力气。
所为的,就是要让应天成中的年节氛围,更加的热闹浓郁。
唐赛儿被吓得一抖索,手上拿着的杯子也差点摔碎。
各种瓜果又是如此的诱人。
广西的三司衙门,由都指挥使鄂宏大作为代表,带着三万兵马,来与皇太孙一同过年。
太子爷顿时就不乐意了。
朱高炽不得不开口:“儿子知晓了,明天就让人多做些书架,将这些孤本都摆好了。”
海面上,原本风平浪静,万里无云。
老大圆盘一样的脸,已经渐渐往椭圆发展了。
没有针对谁。
从侧面看上去,老大如今似乎也能看到自己的脚尖了。
却是一片寂静。
“许久没见老二、老三,不由自主多聊了几句,您勿怪。”
用力在脸上挤出笑容,将那些满脸沟壑的腐朽,从脑海中赶走。
……
就算有船,身在交趾的朱瞻基也没有办法,在新年前赶回京城。
朱瞻基侧目,看向在政治上颇为单纯的唐赛儿。
除了已经悬挂上的大红灯笼,张贴好的对联和福字,便再无其他的年节气味。
这个妖艳贱货,怕是误会了自己的喜好……
只见朱棣猛的一拍桌子。
只因为,皇帝陛下不知道怎么回事,突发奇想的要在年关里,到太子爷的东宫逛逛。
朱高煦和朱高燧,兄弟两人立马是侧目,不满的看向老大哥。
唐赛儿依旧不懂。
突然之间,却是乌云密布,狂风暴雨。
在皇城里头。
原先的内侍宫女,已经被皇宫里头的人给替换掉了。
就在三兄弟,各怀心思的时候。
“但是呢……出了个姓孔的读书人,于是中原上上下下,就开始变得唯唯诺诺,视自身的武力为鸡肋。
沙滩上。
本宫还能监国一万年!
白莲教里头,就是这样的。
他长叹了一声。
谁的拳头大,谁就是扛把子。
“你也不怕晒成麻林(肯尼亚)黑人。”
随着三宝太监又一次的下西洋。
胸口的赘肉少了些,让胸前的衣裳显得更加的平整。
但是今年,皇家的表现很是平静。
这一点唐赛儿听懂了。
太子爷心里头越发的感动,觉得老爷子大抵是总算看到自己的闪光点了。
“皇太孙在南疆立下大功,一扫前朝胡氏余孽,不但无功,为何还要有非议?”
在交趾的海边州府建昌府。
这是心疼孙子没地方施展,便寻了这些地上的孤本,来说事了!
于是,太子爷心中越发的委屈起来。
可我还是您儿子啊!
觉得老爷子当真是没事找事。
朱瞻基蹭的一下站起身来。
说着,老爷子就往外面走。
“现在回去,只怕是要遭受朝廷非议的。我还不如待在这里,多过几天快活日子。”说着话,朱瞻基又咽了咽口水,伸出手抬到空中,打了一个响指。
他们也不想想,那姓孔的,本身就是个贵族出身!
就好比,那寒门也是个门不是!
不过那姓孔的还算有良心,弄出了君子六艺。
啪啪啪。
朱秀一脸狗腿的端着个茶盘,上面放着刚刚做出来的新鲜沙冰。
朱高炽不依不饶:“老二你最是凶猛!在我大明军中,也是战神一般的存在,没有你在前面挡着,哥哥我怕!”
为何会是两杯?
这是朱瞻基突发奇想,想要感受一下如今的大明战船,在海上的真实情况,特意要求郑和留下的。
唐赛儿撇撇嘴,伸手将挡在眼睛前面的墨绿水晶框框儿,给推到了头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