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祖师爷家的来了
六七月。
正是江南地区,最为炎热的时候。
若是惹得厉害,就是敲开一个生鸡蛋,放在石板上,用不了多久就能被煎熟。
等朱瞻基带着邓永新,让人打开扬州府衙大门,出现在府门前台阶上的时候。
只见府前街上,放眼望去。
一堆老不死的!
等这群老而不死的老贼看到衙门被打开,顿时都从椅凳上站起身来。
稍稍年轻些的,已经是抬起哆哆嗦嗦的手,指着朱瞻基和邓永新两人。
“两淮巡盐御史万高,亡妻葬礼期间,与妻妹苟合淫秽,斯文扫地,有损私德。老夫在此,问上一句,此等无耻小人,如何能窃据御史之位?”
大明旬报在孔彦缙的主持下,办的越来越风生水起。
就如同古往今来,描绘圣贤君王画像上的人物一样,尽显仁爱宽宏之色。
一旁,有更老的接过话。
最后,近百兵丁步行。
宽宏体恤臣子百姓的皇太孙,每旬都会让人,定时送去一份,详尽描写衍圣公家中老小近期所做之事的文书记载。
还为了一件趣事,就跑上好几百里路,特意赶过来说明的?
孔彦缙此时是背对着扬州的那些人。
邓永新,在孔彦缙向太孙行礼前,就早早的挪着步子,到了一旁。
有一个词,讲做‘皮克-啊p 阿呆斯特’。
“来了!”
衍圣公孔彦缙抱起的双拳,便不能放下。
朱瞻基同样是满脸震惊,脸上表情极度浮夸:“竟然是万御史,与孔兄家中有旧……只是……只是如今恐怕……”
效果很好!
孔彦缙摇摇头,很是儒雅风度的说:“太孙您也识得,我家那旧故,正是这两淮巡盐御史万高大人。”
希望,能够借此缓解衍圣公思念家人的心情。
当代衍圣公孔彦缙。
邓永新语塞。
朱瞻基摇摇头,心中暗暗念叨,邓永新终究是胆怯了一些。
这人怼不了。
这可是真正执掌天下文脉的人家啊!
怎么……
有人感觉自己快要晕过去了。
再怎样,他可不敢和太孙一起,受了衍圣公这一礼。
这些人,恐怕这辈子都不会知道。
现场,这些个扬州士林清流们,纷纷坐蜡,此时看着还未知晓详情的衍圣公,如坐针毡一般惶恐不安。
开口的老者,当场一滞。
至少,对于统治阶层来说,谁也不想看到这个字眼。
朱瞻基却格外的处之泰然,面带笑容,显得很是……
是八名头发束起,士子装扮的侍女。
“启禀太孙,衍圣公来了。”
“衍圣公一路辛苦,虚礼可免。”朱瞻基四平八稳的轻声开口。
可是个很不好的词语。
为什么?
为什么是那斯文败类万高?
为什么会是他?
府衙门前的一众老朽,无不起身,持弟子礼,微微低头面向还未彻底停下的队伍。
最后,只得是闷闷不乐的哼哼着。
他稍稍侧目,眺望街口,估算是时辰也该是到了才是。
除了方才队伍里,打头的那八名装成士子的侍女,乃是从曲阜要来的。
很是慈祥。
马车停了下来。
朱瞻基笑笑,抬手拍着孔彦缙的肩膀,佯装微怒:“竟然不是特意来找我的!说吧,你来江都做什么?”
若是现在知晓了,往后定然是要好好相处,说不得也能就此成为圣人世家的旧故。
街头上已经出现了一支颇为庞大的队伍。
那这位衍圣公见着皇帝陛下,不得喊上一声……
“江都,乃是扬州,两淮,乃是大明的扬州,大明的两淮。敢问是我家亏待此地百姓了,还是有人荼毒百姓了,要让本该在家含饴弄孙的诸位,不顾暑气入体的危险,也要来到官府衙门前为民请命?”
后面,紧跟着一辆四驾马车。通体紫檀打造,纹路镶嵌翠玉,苏绣为帘。
皆是目露愤懑,若不是有所顾忌,定然是要狠狠的惩治这个放肆小吏。
孔彦缙的脸上露出了惊恐:“这叫我回到家中,该如何与族老们分说啊!”
那就是在说朝廷的不是。
一袭飞鹤绣苍松的青袍,从马车里弯着腰走了出来。
孔彦缙很配合的皱起眉头。
父母者,骂儿女两句,没大问题。
怎么就兄弟相称了?
……
是孔彦缙的字。
给你们脸了还!
孔彦缙下了马车。
为民请命。
衍圣公!
天下文脉师承所在的人家,当代家主来了!
还未等扬州府衙前的这些老秀才们开始震惊起来时。
顿时,朱瞻基的脸沉了下来,眼底一片阴沉。
“臣谢太孙体恤。”孔彦缙对答,而后方才收起双手,直起身子。
余下的所有人,皆是皇室所赐。
人家也给足了面子。
自知深受宗室信任的孔彦缙,发自肺腑的,对皇室越发爱戴拥护起来。
有小吏,急匆匆,跌跌撞撞的跑了过来。
若说他们是在为民请命。
他未开口说话。
更何况他们无官无职,有何资格指摘朝廷?
转而看向府衙门前的朱瞻基。
在场一众扬州士林清流,听到这话,也不由的伸长了脖子。
现在开口说话的这位,可是扬州鼎鼎有名的士林名儒,门生旧故无数,朝廷里多得是关系。
看着这些半截埋进黄土里的老货,朱瞻基眼底闪过一抹厌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