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诸位,准备北征吧!
随着徐景昌的介绍。
内阁杨荣三人这才终于知道,在遥远的大明北边,究竟是发生了什么事情。
“贼子大胆,竟敢掳我大明百姓!”
身为内阁首辅,杨荣当先开口,然后他默默的看了一眼坐于对面的徐景昌:“鞑靼部这是欺我大明无人乎?”
首辅大人这番话,头先是确定朝廷的立场。
也就是所谓的,要站在道义的制高点上。
后面一句话,虽然没有点名,但明显是对着徐景昌说的。
要知道,徐景昌之所以坐在这里,就是代表着五军都督府,代表着大明军方百万大军的。
对徐景昌说大明无人,岂不是在说以徐景昌他们为首的大明军方无能?
“这……”
徐景昌当即皱眉开口:“太孙,五军都督府已传令辽东都司义州卫,要求他们查清潜入辽东的鞑靼探子。”
这个时候,最开始进到辽东,摆脱了追击的那支骑兵就能围拢过来,反过来将辽东明军包围起来,余下的就是围剿明军了。
“所以,鞑靼部在寻找新的战机!他们要乘着辽东都司因为太平堡而被牵扯精力的时候,在其他地方突袭我大明?”朱瞻基沉声开口,目光逐渐凝重起来。
可是……
而中原王朝从来都只能被动防守。
朱瞻基看了一眼被他打断话的杨士奇。
这条路线太过漫长了,只要有一个鞑靼人头脑清醒,都会知道一旦他们的速度慢下来,就会被发了疯要报仇的明军追上,然后就是被明军屠杀的结果。
尽管这里有着大明诸多边军戍堡,但驻扎大量官兵的城池,却相隔甚远。
因为近海,辽河流域又水源充足,这里居住的大明百姓和资源更多。
徐景昌却是摇摇头:“杨大人有所不知,此地虽然我大明百姓更多,物产资源更盛,但正是因为有着辽河存在,此地河道诸多,不利于鞑靼骑兵奔袭。只要前方各地戍堡反应过来,就能堵住鞑靼骑兵的退路,等到广宁四卫反应过来,这些人就只能束手就擒。”
谁也不知道敌人会在什么时候,从什么地方出现。
“来人,叫了锦衣卫北镇抚司镇抚使罗向阳过来。”朱瞻基开口,打断了杨士奇将要出口质问的话。
只见大凌河从山海关外百余里起源,向北流淌,就在太平堡西北一侧数十里处转向东南,与缅河汇流,然后一路流向东南,流入辽东湾。
如果真要是按照太孙所说,鞑靼人会派出这么一支队伍,他们可能会一路纵马穿过防线,进入到辽东内地,吸引所有人的注意。
那个时候,肯定会有另一支鞑靼人的队伍,从空缺的地方进来,开始真正的抢夺财物和大明百姓的盛宴。
“诸位,准备北征吧!”
这本是又一次排挤五军都督府的好机会。
徐景昌点头道:“已六百里加急,要求辽东都司抽调一个千户所进驻太平堡,同时抽调前线官兵前出草原,防备鞑靼部可能的集结。”
这条由大小凌河构成的狭窄地带里,拥有着义州卫、广宁后屯卫、广宁中屯卫、广宁左屯卫、广宁中左所诸多兵马驻扎。
这个时候再要义州卫清查,只怕是亡羊补牢为时已晚。
朱瞻基摇摇头:“若是他们一路走,一路抢,不是后撤,而是向东再次越过大凌河呢?到时候就只能百余里外的广宁四卫,而那个时候他们很可能是在支援义州卫这边,从而与鞑靼部擦肩而过,让鞑靼人从辽河一带逃出去。”
金幼孜看懂了首辅的想法,他开口道:“义州卫太平堡被袭,后方百姓被掳,地方定然混乱,军中亦是不稳,是否要朝廷就近调派粮草支援,好让五军都督府能及时抽调将士补上太平堡的缺口?”
那就是草原上的敌人凭借着饲养的战马,来去自如,机动性强。
跨过大凌河,南边就是小凌河,而在这两条河流之间,除了朱瞻基一开始说的四座戍堡防御边疆之外。
在大凌河与缅河之间形成的三角地带,乃是一片肥沃的土地。
这一次,徐景昌眼前一亮,然后露出浓郁的愁容。
杨荣等人随着朱瞻基站了起来,围在堪舆前。
不过却被太孙给打断了……
随着朱瞻基开口,众人不能的投向太孙所说的地带。
首辅在思考着,经过鞑靼这么一折腾,下一次的北征可能就要围绕这一次的事情而发生了。
值房里。
朱瞻基却是再次向前,就站在堪舆前,目光稍稍搜寻了一番,就指在这一次被突袭的太平堡上,然后顺着向下,到了一条河流前:“这条河叫什么?河面多宽,河水多深?”
一旁,杨荣三人同样是目露忧虑。
眼看太孙发问,徐景昌立马开口:“启禀太孙,此乃大凌河,河长八百余里,最宽处不过三十丈,此时盛夏多雨,河水较深,没过人。”
朱瞻基稍稍沉默了一下,他在想如果自己是鞑靼部的头领,在劫掠走了大明子民之后会做什么。
大概是看出,自己想要说的话已经被太孙猜到,杨士奇稍稍低下头。
而抢夺了财货的队伍,也能顺带着,带走数不尽的财富。
鞑靼人几乎没有可能从这里得到一丝好处。
徐景昌有点不敢往下想了。
上万兵马,牢牢的守在这片土地上。
首辅大人刚刚接任内阁,朱瞻基打算给对方这个面子。
在太平堡被突袭,换防官兵全数被歼,顺带着抢走上万大明百姓的刺激下。
是乘机扩大战果,劫掠更多的大明财富和百姓,还是就此退回草原深处?
此时刚刚入夏,正是草原上水草丰盛的时候,而在盛夏结束草原上就有可能迎来漫长的白灾。
等到辽东明军反应过来的时候,想要追击抢夺财货的队伍时,伏兵大起。
徐景昌皱着眉:“如果鞑靼人从这里进来,他们只能选择速战速决,只有这样才不会被我们围堵上。可若是这样,他们便不可能带走任何有价值的东西了……”
朱瞻基的手在辽东的位置上拍了拍,然后转身看向众人。
徐景昌有些迟疑,然而更多的是怀疑。
在朝中多少年了的杨荣三人,同样是看出了这个计谋的可怕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