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shy在we青训出道,算起来,也来中国2年半了,这么长的时间,词汇量还这么低,只有一种可能,他不愿学,或者说,没有学习的动力,宁愿把心思放在大乱斗、放在排位里。
当然,这种打法需要打野保住后背,所以kid才会养成少刷石甲虫跟蛤蟆的野区习惯,就是为了多在中路附近靠会,一旦打起来,kid只要5、6秒就能反应过来加入战场,而一般而言,rookie总能拖到他赶来。
他当然可以画个摸不到的大饼,让duke等人认真rank,觉得有机会顶替,可这太残酷了,他想不出duke有希望取代theshy的场景,从英雄池,到战术侧重带来的团队反馈,包括对位压制力和进攻嗅觉。这是全方位的领先。
“打大乱斗。”
意外的。
当然。
秦明对theshy的斥责显然并不是不肯定他。
秦明露出了笑,“不,即便你的rank习惯这么重,你依旧能打赢99的上单,但这不是你一个的游戏,如果单杀就能稳赢,我们何必讲究战术。”
“我跟你约法三章。我可以给你自由发挥的舞台,帮你创造不一样的内容,你就是你,不会成为别人的影子,但是,我希望你点心思学中文,另外,你的rank习惯要改改。”
“二,上路推进线,中路动不了,上路做出越塔动作施压逼防,如果对手有意协防,rookie你就拖住中单,先别管线,然后打野往后侧靠,确定中路情况,再去帮上,一般情况下,如果这时候上路想反扑,只要往后拉几步,就够打野区分重点在哪。
流畅的像个打野玩家。
说得直白点,对第一种战术框架的运用,还没涉及下半区,只是这点概念、时机、位置和选择的组合就让他们叫苦连天。
“上路回推线,中路能动,如果对面要缠住你,在不确定打野位置的情况下,宁你得先靠中,再去上,然后rookie你来到上半区这个位置(红方的话就是蓝区蓝buff区域,蓝方的话,就是红区红buff区域及后侧过道)。
这一阵容的打法形式需要rookie调整定位。
说出这句“非分之想”,秦明没有跟克里斯一样露出疑惑的表情,更没有像we青训组一样露出嘲笑。
宁在听天书。
作为全场唯一一个中文情况堪忧的人,他根本不知道这么一周主教练讲了啥,他只能从rookie那里得知教练让他多练英雄。
秦明强调道:“我不管你们以前什么样,但从今天开始,我们要打得有创造性,有活力,直到达到我所要的高度。”
在秦明来之前,他做得最多的事就是一个人玩游戏,如果不是duke融入了环境,被懒散的生活磨平,夏季赛他不会是训练赛主力。成为主力之前,theshy有一整天的时间供他挥霍。
我问你,如果你觉得对面走位有异常,打野ping信号要上,你该怎么提醒留点技能,拉扯反扑?”
听起来似乎很复杂,但其实攻防起来并不复杂,之所以情况多,只是因为对手的应对会多,可如果执行的多了,有经验了,很多情况都有先兆。
“我觉得你浪费了3年时间。别的职业选手都是努力进入比赛节奏,但我没看出来你想适应的决心。”
这套的核心就在于相互呼应,熟悉这一点,就算有个雏形。
比如rookie最喜欢的拿到优势,不给喘息的打法,是一直消耗消耗再消耗,待在塔前的环节不少,只要对手出现走位失误,很容易在完成单杀之后,获取第二、第三次单杀,让对手陷入恶性循环。
秦明真心觉得一个好苗子在浪费时间,浪费天赋,如果黄金期的职业生涯里不追求突破,难道等力不从心时,再想着与众不同?
“我举个例子,中路出辛德拉、妖姬、杰斯等前几级大概率拿到线权的英雄,然后我需要上路打得简洁点,最好一上线就要对手感到麻烦,需要叫打野解线。
沟通的问题不是一个人说过他,从we到ig,历经三四任教练组,都像完成任务一样提出来,好久之后才会想到检查进度。
“你指的不错是季后赛倒在第三轮,被edg蹂躏?”
秦明严肃道:“你浪费了三年,三年前的你是什么样,三年后的你还是什么样,防守站位白的像张纸,做眼习惯超级不好。”
全员默不作声,只有rookie皱着眉头在思考这样的打法会不会影响自己。
就好像克里斯上来,大谈特谈学习skt,结果弄得不伦不类,搞得大家都不会玩游戏,最终又回到了中路闷c的时代。
而位于中路的rookie作为支点之一,比打野的判断情况更重更多,能不能打,怎么打,怎么拦截,能不能拦,拦到什么程度,都需要中单心里有数。
而对人群外围,刚融入团体的missing来说,他在暗暗咬牙,鼓励自己好好表现,他天真的以为作为新人,他接下来的日子可能以学习经验为主。
接下来就是重点了。
可这件事对他来说本就是日常,他练英雄从来都是随机,摇到什么玩什么。
上单:theshy
打野:宁
中路:rookie
下辅:阿水、missing/宝蓝
听到这份名单。
他发现他既不喜欢lck那种先拿优势,然后稳步蚕食的游戏方式,更不喜欢lpl一堆不考虑优势,先考虑劣势的蓝领上单。
就像宁,他每天都挨训。
紧跟着,秦明决定了新赛季的打法。
但,rookie愿意试试。
秦明都不想打扰他,同时,秦明很讨厌2个人的交流,需要通过第三人转述,这总让他觉得表达的东西不够清晰,达不到面对面交换心意的效果。
接下来。
theshy沉默。
他迫不及待在这支ig身上,实验新的战术。
“教练,我做不到啊!”
还有,他不注重刷野细节,别人恨不得多节省一秒的时间极限拉野,他却不太在乎,宁愿把这个时间放到看对线上,但其实对线方面,对位人来补充就行了,不需要他频繁切视角。
“很好,有自己的风格是好事,但你想过怎么让团队容纳你的风格吗?靠只跟中单沟通?”
金教练在上野调教这块一直不错,s6的ssg,s7的lz,上野体系闪闪发光,只做到这些,强劲的冲击力依旧能打赢很多队伍。
为什么?
足足10种掩护拆解,还都需要在短时间内做出决断,在秦明来到之前,rookie从未想过游戏可以这么复杂。
第一套进攻阵型就是以对线压制为基础的内外结合,简单的说,就是通过bp确定主攻方向,积极碰撞,并让野辅进一步挑开空间。
当教练真的对他们的常用打法进行改变,他们能接受吗?让人从熟悉的环境中走出,总是充满担忧。
秦明特意看了看宝蓝,继续强调:“还是那句话,战术问题我来安排,能不能进步由你们决定。”
“……”
三,上路……”
我不道啊!
秦明只是点出来:“这几天战术课你觉得怎么样?中野都有任务,阿水、missing在积极磨合,你呢?上半部不止是中野的事,你的任务是什么?”
所以。
“程璐,教练来了。”g指导搭了搭肩。
ig众人顿时迎来了惨无人道的高强度复盘特训。
你在这里先蹲几秒,具体蹲多久你自己判断,如果确定稳杀,那你不用靠上了,继续回头接线;
如果不稳,那就蹲过来的人,把他先打退,让他赶往战场的速度变慢,再去需求上路控线,慢慢把战场拉到我们喜欢的作战方式,那就是2到3个人的拉切进攻,充分发挥线权的作用。”
这句话撂下。
虽然他享受单杀别人然后上嘴脸的快乐,但当院长的日子实在太苦逼了。
theshy有些不确定,“只要沟通就行吗?”
“如果你只跟中单有沟通,那永远差点意思,还有,我会给你找个陪练。”
秦明拍拍他肩膀,“你继续大乱斗吧,玩得开心,我会打印一份简单有效的交流词汇,你先学会这些——
所以,且忍受吧,我不是过来打压你,否则我留在rng不好吗?他们的处理和纪律性比我们好一万倍。”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