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芳斋因为正月里事情多,已经跟他们说,这个月月底再来给他们对账,所以,子萝她们正月里在聚芳斋的分红还没有拿到手。
“地,当然是越多越好,不过,就是我们的银子不好暴露太多出去,也不能和村里的人说我们银子的来源。”子轩也深知田地的重要性。之前大伙不相信他们兄妹能养活自己,还不是因为他们几兄妹没田没地。但他又知道树大招风的道理。
子树他们一听,也知道子轩的担忧,于是,他们都沉思了起来。
“要不这样子,我们先拿出五十两银子左右到村长那买地,就说这是我们向刘伯伯借的,到时候,我们这样说。。。”子萝把她的主意对大家一一的说了。
还有,子萝她们现在跟留香楼的交情深了,现在,她们都称呼刘掌柜为刘伯伯。
子树他们听完都觉得可行,于是,他们接着商量怎样完善这个说辞。
第二天,子树就带上两斤猪肉,一小坛子米酒,两封点心和子轩到村长家谈买地的事情,当然这也少不了小小跟屁虫子萝和小六小朋友。
“树哥儿,你们哪来那么多的钱?”
村长知道子树他们的来意后果然惊讶于子树他们能拿出那么多的钱。
“是这样子的,近来这几个月我们兄弟送到留香楼的兔子和别的猎物加加起来就有六七两银子,大姐和子桃送到绣庄的绣品也赚了七八两银子,这里就有了十多两银子。后来,镇上的刘伯伯知道我们要买地,他就给我们预支了三十两银子,以后再在卖给他的猎物银子中扣。所以,现在我们手上有差不多五十两银子。”
“大姐之前整理娘亲的遗物时发现了一条绣法很特别的旧帕子,就拿来研究,后来就看懂了上面的绣法。接着,大姐用这种方法绣出的帕子得到了镇上的绣庄的青眼,这才卖出了比较好的价钱。”子树道。
村长听子树这么说也暗暗松了一口气,他还真怕子树他们的银子来路不正。不过,他再想到子树他们几兄妹都是懂事的孩子,心里的疑虑就去了个干净。
子树他们这么说也不怕大家怀疑,毕竟子树他们的娘亲生前就是绣艺出众,而且,来自苏城,她祖上有特别的绣艺也不奇怪,毕竟苏城是以刺绣闻名的。
“少清娘,你说什么呢?那是人家的手艺,你眼红个什么劲!”陈奶奶虽然也很想孙女多学一些绣艺,但那毕竟是子薇她们的手艺,她们没有开口说要教她们,她们自己往上赶,要求人家教,这不厚道。
这个说辞,子树他们昨晚就已经商量好的了,今早,他们到镇上买东西也把这件事和刘掌柜商量了,刘掌柜他也同意子树他们这么说。
村长见子树进退有道,又彬彬有礼,而且为人处事都很厚道,心里很是赞赏。
“听说,薇姐儿之前还教桃绣艺对不对?那她能不能也教教我们珠姐儿?”陈高氏插嘴道。她虽然看不上子萝她们几兄妹的穷酸样,但她对子薇的绣艺也很动心,毕竟女红好也是珠姐儿将来说亲的好筹码。
傍晚,没到掌灯时分,子树和子轩就回来了。他们也拿回了三亩中田,六亩上等的旱地的地契,他们几兄妹终于有了属于他们的田地。
而且,子薇她们教大家绣艺的话还有利于子薇她们的名声,她们也不介意教会村子里的其他人,让大家也能赚一些零钱。
她们更不害怕因此教会徒弟饿死师傅,毕竟谁学不是学,与其等外面的人都学会这种绣法,不如她们先教会村子里的人,这样还可以赚个人情不是。而且,这样还会对村子里的姑娘有帮助。
首先,大家都已经知道子薇她们经常给绣庄送绣品,只是不知道子薇她们的绣品能赚这么多钱而已。
再看,子轩和子萝,就是最小的小六从一进门就是很懂礼数的,桌子上放的糕点茶水都没有随便去拿,这在乡村里很是难得,可见子树他们几兄妹都是家教良好的。村长不禁从心里暗暗佩服!
不过幸好,能真正琢磨出子薇的绣法的,而且绣艺高超的绣娘也还不多,所以,子薇绣的绣帕还是能卖三十文一条,这也比普通的绣帕多出不少的钱。
“娘,这怕什么,她们教桃一个是教,多教一个又会怎样。树哥儿,你们说是不是?”陈高氏赔笑道。
“可以的,那我们吃过午饭就拿银子过来,接着就到镇上办红契。村长爷爷您看行不行?”子树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