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简单咯,打一批、拉一批、用一批、放一批!”
老太监连忙扶着他,一边劝其平复心情,一边帮着顺气,王安石在旁却是若有所悟,良久叹道,
“打掉坚决抵制变法的一批,拉拢想要变法却不敢尝试的一批,启用赞成拥护变法的一批,然后将墙头草的一批放置一旁,先不去管他,日后大势所趋,这些人自然知道自己该怎么选择!”
惊叹于除了面积和格局,布置还没有潇湘馆华丽的宫殿,湘云一本正经的给了32个赞,在不动声色间一记马屁已经轻飘飘的拍了上去,让刘善堂这位拍了几十年马屁的高手都自叹弗如。
过了好久,真宗好歹是止住了咳声,大口的喘着气,显然耗费了不少的气力,一时间有些虚脱。
王安石知道皇帝是赞同他的变法才如此提点,不由心生感激,身体躬的越发的低了。
“皇帝老伯没听过也很正常,此人不见于任何史料,是我无意间在一本天书遗籍里翻到的。他是一名最天才的军事家,也是一位千古帝王,发起于微末之间,于群雄中并不显眼,随后便用这种战术如同滚雪球般,将自己的队伍越滚越大,最后指挥大军团作战,更是连战连捷,终于消灭了所有敌人,建立了流传千古的中华帝国!”
“介甫啊,先别忙着走,变法的事乃是国之根本,出现什么分歧都是必然的现象,如果有什么难处,就多和德著他们商量一下,有些事情他们出面解决起来或许会容易很多。”
湘云的心一下子就揪了起来,看着这个和蔼可亲的老人如同微风中摇曳的烛火,随时都有熄灭的可能,她的眼圈就有些发红,嗫嚅着不知说些什么才好。
“小时候苦日子过惯了,这几十年就这样过来了。那时候大宋刚刚建国,百废待兴,太祖和先皇忙着平定四方的反对势力,钱粮很是吃紧,我们这些做皇子的每天就过着紧衣缩食的日子。到了现在,这皇宫里还有种稻养蚕的地方。”
“那何止是不错,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这可是毛主席的军事指导方针,放之四海皆准的真理,用来改革大宋的时政,还不是手到擒来的事嘛!”
“皇帝老伯也不错啊,大宋这么多的平民百姓都被你治理的井井有条,比很多古代的盛世还要好呢!”
“对了,你叫小乙是吧?你跟湘儿进宫有什么事吗?”
湘云点点头,不过因为担心赵恒的身体,她也不愿和王安石再讨论什么国家大事,而是像在自己家一样,挥挥手下了逐客令。
作为一国之君的寝宫,福宁国并没有某腐想象中的奢华至极,反而朴素的不像是皇宫里的建筑,也就一些雕了龙纹,表示皇帝专用的家居用品,还能体现一下真宗的身份。
“毛主席,这人是谁,朕怎么从来没听过?”
“微臣谨记,谢皇上!”
“王叔叔,你的变法我听说过,大刀阔斧的变化确实令人可喜,只是变化太快容易让人不太习惯。我听过这样一句话,叫‘治大国如烹小鲜’,就和那做菜一样一样的,需要慢火细炖,才能焾出香浓可口的佳肴,哈噢?”
从未想过自家这流落民间的闺女会有这样的经天纬地之才,赵恒欣喜之余不免多了几分感叹,瞧着这丫头的模样越发的欢喜。
真宗却好像没准备让他这么轻松的逃走,随口便道,
而得到皇帝老伯的肯定和夸赞,某腐的下巴差点都翘到天上去了,不无得意的笑道,
“湘云一席话,令老夫茅塞顿开,若照此施行,则不出五年光景,大宋的面貌必焕然一新!”
女儿的夸奖让赵恒开心不已,不禁大笑出声,只是却牵动了伤势,当即咳嗽不断。
“湘儿,你竟然还懂治国之道?这倒是奇了,那你就给朕说说,怎么个慢火细炖法?”
听到‘变法’两个字,湘云也是瞬间想起来在以前的历史课本上好像听说过这么一段,说这位王相国是十一世纪最伟大的改革家,只不过因为保守派反扑的太激烈,这才以失败告终。
不同于湘云的没心没肺,钱乙显得很是拘谨,回答问题时都是毕恭毕敬,大气都不敢出一下。
赵恒话里有话,王安石自然听得出来,变法会触动守旧派的利益,几乎是无法避免的,如今不少人罢官而去,将其孤立出来,导致朝廷政局不稳,很多人都在看他的笑话。
“哦,还有这样的事情啊?那我一定要尝尝,这传说中皇帝种的粮食是什么样的味道,能不能沾上点神龙之气,羽化成仙!”
某腐知道真宗的身体恶化到没治的地步,当下也只能调笑着,尽量去让他心情爽朗一些。
“你这丫头,就知道哄朕开心,哈哈!”
赵恒心里很明白闺女的心思,便也配合着大笑起来,一副其乐融融的样子。
就在这时,外面传来一阵脚步声,显然是有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