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这名字赵衍立马将目光对上了西垣,他这眼神瞪得西垣浑身直哆嗦。
不是薄情,而是高渐离觉得自荆轲以后,自己已不能再相信其他人,不可再和任何人一道同行了。想起当年伯牙为子期能够舍弃琴音,而他高渐离却为荆轲舍了天下,舍了人世。
“这是君上的王命,我一定要完成。”
“不错,的确是秦国人,但我无心于天下,我只想独隐山林品茗抚琴。”
“去魏国?”
高渐离很坚定的说:“我不想再被搅进这些纷争中。”
“这是我之志愿。”
看着上头的内容,赵衍脸上才露出一分忧色的问道:“君上要亲自去魏国督战?”
“诶,别问我怎么会知道,这理由不是显而易见吗?荆轲死了,现在连派他去行刺嬴政的太子丹都被燕王杀了,先生觉得嬴政会放过和他们交好的你?”
“没想到,一个偌大的秦国居然用这样的手段。国与国之间相争本是常事,但如今秦国竟连一个未出生的婴儿也不放过,我真没想到嬴政能心狠至此。”
“心宁即可,外物跟我何干。”
“这个,先容我再想吧。”
“可你已经在里面了!我知道先生无心天下之事,只想找个地方隐居弹琴过自己的日子,但如今看来只要秦国不灭,先生必然永无宁日。”
“这高渐离一人事小,攻打魏国之事当然更为重要。”
“燕国这么大,你一个人怎么找?”
“胡说?这事有宫里有谁不知道。可你说你这么不识风情又成天冷冰冰凶巴巴的,陛下怎么会对你这么在乎呢?你又不是他那个好弟弟嬴景臻。”
“秦人张狂如此,我看先生这燕国是呆不下去了。”
“你这人真是,但嬴政才不管你有不有心天下呢,他只看你对他对秦国有没有威胁。”看那人不为所动的目光,张良更是没好气的说道:“先生和荆轲是什么关系?挚友知己。那先生和太子丹呢?恩主客从。先生和这二人交好的美谈在荆轲死后不仅燕国人知道,现在是天下都知道的,但这两人说到底是为谁而死?还不是因为秦国,因为嬴政?何况现在燕国将要亡灭,燕王为了保命更是亲自割了太子丹的头颅。做为他们昔日故友知音,又赶上故国将灭,身有国恨家仇的先生就不会想着报仇,不会想去找秦王吗?”
“王室所有亲眷都死于一夜间,这的确让人难以置信。他们本都逃到了东边的安平城,但燕王突然下令让所有亲族都迁到辽阳和他一起守城。我听说为防意外,这太子妃和王后等一行人从安平过来都是乔装打扮,而且踪迹极为隐蔽,秦国的刺客是怎么找到他的呢?”
“嬴政会这么想并不奇怪。”张良怀疑着,难道这人真是完全没想到这一点,“先生是个一般人也罢了,偏偏你高渐离不仅名满天下,还是个用剑好手,你说秦王一想到你还行踪不明的会不会寝室难安,会不会想尽办法将你除掉呢?”
“你是说,秦王是担心我会去杀他?”
“你连他们在哪儿都不知道还怎么杀他们?”
高渐离长叹了一声,如今国之将灭,见利忘义或者贪生怕死之人是不少的,总之若他们要做叛徒就都有自己的理由。
“不知道就去找。”
张良看他出神,猜度着高渐离正在想及往事便说道:“我听说,燕王亲族,包括太子妃和她腹中尚未出世的婴孩都被秦人刺杀了。”
“你?”西垣戏谑的笑了笑,“你完不完成倒不打紧,反正陛下也不会拿你怎么样,我们可就不一样了,现在我都不急你急什么,有什么事儿都推到我身上就好了。”
“没错。”
“看来,是被我猜中了?”
“你可是陛下心尖上的人,你就是为了我的小命也要好好保重吧。”
“上面不是写得清清楚楚吗?不只是陛下,连扶苏公子也已经跟着王贲的前军出发了。看来这次攻魏陛下不打算再像对燕国一样,是要一次拿下了。”
“嗯。”
“那你是要留下来杀高渐离,还是跟我一起去魏国和公子汇合?”
“自然是去魏国。”
西垣烧了那布帛后也不再说话,他想起之前和高渐离一起的张良,那么姒姜呢?当年和他一起离开秦地的姒姜又会在哪里?如今张良出现了,不知他们往后还会有何交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