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目的就是以退为进。
“竟然敢骂老夫为奸人,老夫这一回不奸一下都对不起这个称号。”
过去,文官都有一套默认的手段,下了诏狱不可怕,同窗同年还有官场同僚都会想办法搭救
韩阁老本来不想趟这潭浑水,只可惜,事情完全超出了他的预料,没想到竟然会闹这么大。
但是这一次,皇后直接戳破了文官的美好想法。
没看错,京城有一门新兴行业,被称之为买报人。《京城日报》和《新民日报》只在京城一地发行,还不能覆盖到全天下。
紧接着金吾卫出动,自内阁以下,数十大臣都被下了诏狱。此事一出, 将朝臣吓得肝胆俱裂。
别以为区区两份报纸就能扭转民间百姓的想法。人家四大书院经营了数百年,说到底,民间舆论权利还是在四大书院手中。
两家报纸要做的就是打破四大书院的谣言,揭穿他们的真面目。一群目无法纪的无耻小人,有什么资格做士林领袖,有什么资格引导天下舆论。
可是金吾卫那边却在议罪,且都是死罪。真要放任金吾卫这么干,朝堂诸公,怕是十不存一,必定会引起国朝大乱,天下大乱。
皇后这边,皇后突然去了一趟金吾卫诏狱,将金吾卫上下吓得灵魂出窍。
分明就是断章取义,哄骗世人,引导舆论。
萧阁老却大受刺激,趴着铁栏杆大声喊叫,“臣不服,臣不服!放我出去,放老夫出去。老夫要和陛下当面辩论,老夫绝非沽名钓誉之辈……”
皇后叶慈连连冷笑,“不知罪吗?很好,非常好!所有朝臣当中,尤其数你萧大人最是不忠不臣不孝不义。”
莫非开成帝要行武宗之事,还是要效仿先帝行不义之事。
一群吃多了撑着无事干的学子们,围攻了两家报社。若非绣衣卫及时赶到,已经冲进去将元士修暴打致死。
开成帝刘珩也知道他是在以退为进。
这是舆论,民间舆论。其目的是要和四大书院打擂台。
朝堂拉锯还没结束的时候,《京城日报》和《新民日报》就连续跟进了此事,连续多日出版特刊。
“无法无天,无法无天!天子脚下都敢公然暴行,若是不严惩,岂能服众。”
既然皇后都说了不忠不义不孝,就一定会想办法坐实这个罪名,将萧阁老等人打上此类标签,让他们永世不能翻身。
门生子弟也会借此机会帮着下诏狱的人刷声望。也就是说,下诏狱的时间越长,受的苦越多,声望越大。将来起复,官位会更高。
皇后骂他不忠不孝不义,这是要否认他过去的一切啊。他终于急了,他终于慌乱了。
君臣二人在搞一场博弈。
朝臣为一群暴徒求情,究竟是道德的沦丧,还是人性的扭曲。国朝培养士人近两百年,难道就培养了一群不尊律法,只会亲亲相隐,徇私枉法的无耻之辈吗?
一改之前处之坦然的模样,显得又愤怒又急切又是咬牙切齿。
说罢,皇后叶慈拂袖离去。
这个时候有一群人是及其忙碌的,他们就是报纸收购人。
只能硬着头皮站出来,一是为求情二是规劝。
无奈之下,韩阁老只能将主意打到皇后叶慈的身上,希望皇后能规劝一下陛下。朝臣罪不至死啊!
四大书院引导民间舆论指责陛下残暴,却根本不提事情的起因经过暴徒们的凶残,陛下为何要将官员下诏狱。
于是,民间就多了一种需求,对京城报纸的需求。
商人逐利,有需求就有商机。有人专门收购过期的报纸,然后成倍价格卖往天下各地。
别看这好像是一门小生意,实则利润还是很可观,且等到各地官员豪强的支持。
远在南诏的南国公张培申,此刻就拿着几份过期的报纸看着,比朝廷的邸报看得还要认真。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