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血腥的一幕,两人的反应却也怪异,生出的不是恐惧,而是快意。
怎么避?
十名甲士能否应对是个问题,就算能应对,后续呢?
很多阔别已久的东西,纷纷叩门而入。
对于来自世家,士族,官僚,地主这些人的压榨,欺辱,他们会生气,会愤怒,会不甘,却总是在忍耐,一直忍耐。
加上任何时代政令下放的中间环节,永远不可避免的克扣短缺。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想到这里,运粮官瞪了一眼,终是没再借题发作。
所以若是打着为父报仇的旗号,那攻打徐州便是堂堂正正的师出有名,更能让军士上下齐心,同仇敌忾。
“继续发饷,下一个,动作快点。”
相隔数月,王政仿佛又回到了那个人命不如一个馒头值钱的日子。
王政前世不是个喜欢研究历史的人,《三国演义》原著都未曾读完,《三国志》更是只闻其名。
想到这里,大部分人即便脸上犹自愤愤,却也终是乖乖地排起队伍。
“因私复仇”成了无论朝廷还是民间都默许甚至赞扬的行为,很多人甚至凭此扬名立万立碑刻传。
随着一声惨叫,那乡汉身子一晃,便软软地歪倒在地。
只是曹操知道事不能做绝,下面的人却未必知道。
此种关窍,曹操这等枭雄不可能不清楚,必然是要广而告之的。
只是穿越后既入曹营,毕竟与己身命运休戚相关,倒是一直绞尽脑汁回忆三国相关史料,尤其是曹魏方面,更是看重。
“是啊,王家后生,你见识广,想必是识字,你给俺们读读,说说。”
“人数众多,又分批前来,难道要我对着每一个人都说一遍吗?”
既然大战在即,收拢粮草以备不需本是合理的事情。
汉时所用隶书,与后世简体字虽然同根同源,差异其实很大,他刚穿越时也没比目不识丁强多少,这些日子暗自用心,也算有些长进,一番勉强阅读,终还是一边猜测一边结合所知历史,明白了大概。
这人吃人的年头啊,活下来的,莫非都是怪物?
运粮官却不情愿,没好气地说道:“我的职责只是带着粮饷和告示前来,奉州牧命,先看告示再领军饷。”
或是趁着话题提些前史典故,或是提些当今大事,又或是改编些后世段子。
“一斛稻谷脱壳了也得有八九升啊,你这一半都没有啊!”
“这,就是军法!”
再少也比没有好啊。
如夏侯惇年幼时因师长被辱愤而杀人,从此声名大震,孙策之死也是因为他杀了许贡,被其门客矢志报仇,最终行刺成功,小霸王英年早逝。
运粮官也没想到有人竟敢动手,先是一愣,片刻后勃然大怒,猛地抽出长剑便直接刺将过去。
算了,可能是这刁民的亲友吧,便饶这后生一回。
只是隔得太远,又有人群阻碍,终究慢了一拍。
“入了我军还贼性不改,果是刁民!”
他们就像田边的野草,每一次的压迫都会让他们自觉弯腰低头,任人收割。
王政解释道,同时暗中嘀咕:“这是曹嵩已经被陶谦杀了吗?”
这样怪异的面无表情,上一次出现时,是当时饿疯的王政,刚刚寻到一点口粮,却被人欺他年少想要抢走。
何况管中窥豹,从夏侯校尉那日的态度来看,曹操这边的中层将领对黄巾也是鄙夷轻视,观感不佳。
去年还在对敌厮杀的两方,如今不过几月,时日尚短,两个群体之间的敌视隔阂依旧存在,本就不是一条心。
他这边自顾理清思绪,大伙却已经全都跑去围住运粮官嚷了起来。
一来二去,在这军营中的人望已是颇高。
果如他所意料,人群再次发生了骚动。
“这告示上说的是徐州与逆贼邳阙合流,屡犯州境,州牧准备对徐州用兵,所以接下来要削减军饷,每人按一斛配发,”
“你兖州打徐州,跟咱青州有什么关系,为什么要削减我们的军饷!”
不好!
对方眼露杀意的瞬间,王政已暗叫一声不妙,不及细想猛地窜了上去。
自上次校场角力后,王政名声大振之后,他也趁热打铁,主动开始扩大接触面,涉及到其他乡县。
运粮官看到这一幕时,心中很是不爽,只是看着王政年岁不大,一脸平静也不像是要闹事,何况一条人命再是轻贱,也足消弭之前的怒气。
此世的普通百姓又有几个能识文断字?
如今见王政站在告示前,大伙纷纷凑了上去。
那文书对他们而言便如天书一般,没人看懂,纷纷嚷着让运粮官直接口述公布就是。
这一次,不是对食物,而是对权利。
如果这个时代人命真如草芥的话,那也应该是别人的命!
他突然不想再去抱任何一个三国豪杰的大腿了,不管是曹操,还是刘备。
即便是万人之上,哪怕只有一人权柄在他之上,主宰他的祸福身死,也再不是他想要的人生。
只有造反!
造所有士族的反!
造所有英雄的反!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