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完亲兵的叙述后,王政一时沉默无语,甚至更有一头雾水。
“将军所言甚是。”王熊闻言连连点头:“这合肥北面有这么一道水门,只要有船只来往便绝无可能成为孤城,更有后勤辎重源源不绝,的确是个战略要地。”
天快黑时,王政施施然返回了军营,没过多久,贺宏派来接他的马车也到了。
要知道当初文丑犯开阳,袁谭攻奉高的时候,从第一日开始,城中街道上除了兵卒和征用的民夫外,根本看不到其他的活人,尤其是整个城池的气氛更是极为压抑紧张。
又是寒暄了几句,随后周瑜也过来说了两句,不过相比贺宏的热情,周瑜却明显是只是表明客套的应付罢了,不过这倒也没有出乎王政的意料,毕竟自家当初可是把他的好基友孙策得罪狠了,尤其是这次徐州军进入扬州,对方想必也知道是为谁而来。
王政摆了摆手:“既然入了城,等会忙完后就让弟兄们好好休整几日吧。”
这是一个兵临城下的城池该有的样子吗?
贺宏的宴席倒颇有些美味的东西,合肥这个城市位置甚好,南面的庐江多山,北面的九江临海,它居中则山珍海味皆可拾取,加之南人自古以来心灵手巧,无论菜肴糕点颇为精致,上了一道又一道,实是让王政大开眼界,一时间都没忍住,难得饱餐一顿,吃得不亦乐乎。
甚至这位合肥县丞本就是孙策军破城的内应,奸细,他的存在就是为了在关键时刻扭转战局
望着青年飘然远去的身影,王政暗自感慨的同时,眼中厉芒烁闪。
但是按司马汤所言,合肥城中目前单是两个官仓的储存,三月用度却是绰绰有余。
“去找几个本地人问问。”沉吟片晌,王政吩咐道:“为何城外有敌的情况下,此地百姓依旧这般平静?”
宴席散去的时候,天也彻底晚了,贺宏令几个美婢引王政去一间书斋稍后,随后先将其余人一一送出,待贺宏再次露面时,挥退婢女,便成了两人单独相处了,再次举起茶杯时,第一句话便是恭维。
“合肥虽非大城,却也不容有失!”
“合肥城中现在粮草充足,州牧不必担心。”
合肥城北门是道水门,又是依山而建,从北门进攻,除了水军硬攻外别无他法,这是合肥城能源源不断补充辎重的原因。
“州牧年未弱冠,便能纵横青徐,所向披靡,可见天纵之才,难怪能得天子信重,成为我大汉百年来最年轻的乡侯。”
司马汤笑呵呵地道:“县君府上菜食尚足,却还是怕担心今夜的接风筵席怠慢了州牧这等贵人,所以方才特命末将去买些好米。”
相比其他人的判若两人,王熊倒是还好,王政到了驻地门口时,他正指挥士卒搬运刀枪箭矢以及辎重粮草,声音洪亮却也没向其他人那般表现的十分兴奋,一见王政过来,王熊连忙小跑迎了过来,先是行了一礼:“末将拜见将军。”
他脑海里突然冒出来令一个想法,黄忠那么放心地跑去临湖的原因,是不是也是因为对周瑜十分放心?
既相信周瑜在,合肥便不会有失,又相信
周瑜的确如今的确还是站在袁术的这边?
正在思忖之间,突然听得有人在远处唤了一声:“王州牧!”
王熊闻言一怔:“将军,之前不是说上岸后立刻便急行军赶赴临湖吗,若是担心军士们体力不支,却是多虑了,其他部俺不知道,咱们三部这些人一上了岸便个个生龙活虎一般,巴不得早点去打孙策军啊!”
一头雾水的是,按照亲兵所言,安抚了民心之后,周瑜的确是守御有方,亲上城头,十多日让孙策的部队不得寸进.
这又是什么情况?
难道是我穿越而来的蝴蝶效应,让这对好基友在东吴八字还没一撇的时候,就提前闹掰了?
直到踏出军营时,王政脑子里依旧在想着周瑜。
一把火烧出三分天下,在周瑜活着的时代,他的军略和战绩凌驾于所有人之上。
若不是在进入船坞的过程中,王政的确看到了城外军营驻扎的情况,简直都要怀疑贺宏和司马汤是在欺骗自家了。
毕竟城外的孙策军目前没有退兵。
当然,周瑜说的“半年用度”的确是夸张了,毕竟这其中有安抚人心的成分。
这又让王政吃了一惊,他没想到这个貌不惊人的“无名小卒”,却是个颇为精干的人,处事不仅井井有条,更是巨细无遗。
不久之后,派出的几个亲兵回来传递了相同的答案。
忙活到此,天已是亮了。
这等旷古烁今的将才,国士
王政是决不允许对方的聪明才智,雄韬伟略,未来有朝一日用在对付自己上!
毕竟除了王政之外,没有人会知道这个二十出头的青年在未来会取得怎样的成就!
甚至可以说,若是没有周瑜,没有赤壁那一场焚海煮天的熊熊赤焰,或许根本就不会出现什么三国鼎立。
王政自无不允。
周郎说合肥城破不了,那敌人一定攻破吧了合肥!
好了,可以放心了!
所以王政踏入军营后也没先去自家的帅帐,反而先到了三部的驻地,看到一群伤兵也在那兴高采烈,士气高昂,全然不像当初在船上的无精打采,不由哑然失笑。
贺宏举杯遥贺,道:“有州牧在,谅那孙贼必不能再猖狂了。”
王政闻言笑了笑,沉吟片晌,淡淡地道:“贺公这话却是错了。”
“方才你在筵席上也说了,孙子有云,兵者国之大事,生死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两军对阵,哪里有谁敢说一定有必胜敌人的把握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