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政乃是黄巾出身,天下人尽皆知,黄巾贼寇最擅聚众,让他这次逃回徐州,恐怕数月便可恢复元气,这不是放虎归山么?”
既然折损上掺了水分,总兵力自然也要夸大几分,董袭道:“只是不知他们夺下潜县之后,是去随另一路人马合击六安的黄盖将军,还是会绕道南下去攻皖城?”
“战至天亮,末将观其依旧旗帜井然,可见此人用兵有度,颇为谨慎。”
眼见孙权沉默不语,神色阴晴不定,虞翻猜出了他此时所想,淡淡地道:“仲谋是在忧虑刘表么?”
“虞公所言甚是。”
一旁的董袭道:“县君勿虑,六安乃是重镇大城,城高墙坚,黄将军又是沙场宿将,料来短期内并无大碍,不过末将听说,王御寇这一年来招兵买马,徐州军马总数早过十万,若是后方再遣援军来的话,就有些麻烦了。”
孙权特意来到前线桐乡,某种意义上也是代表孙策,负责和刘表这边联系的。
孙权先皱起眉头,又失笑摇头道:“听说此人已年过五旬,如此老成自然持重,那倒不奇怪了,他是如何一个谨慎?”
“黄忠?”
王朗随后逃到侯官县,结果该县县令因畏惧孙策不敢开门放心,还是虞翻上前劝告,王朗方才逃出生天,远赴交州,虞翻因为老母尚在便没有跟随,而是返回了会稽,最后被孙策重新聘为功曹,随后与孙权相识。
孙权微微琢磨了下,不由悚然一惊:“这等兵力,若是肆意猛攻,不知黄盖将军能守住多久。”
“黄忠之名,老夫也曾有闻听,年初王政悉起大军,攻伐北海,此人曾数次先登,屡立功勋,方才在短短时日内从一个什长被拔擢中郎将。”
董袭道:“昨夜贼军前军入我军伏击圈中,后军随即改换阵型。临敌变阵、不显仓促。末将鼓勇掩杀之际,他又以骑兵冲我军两翼,更掩以拱手射击,分明早就准备好的。”
“若是南面再不动作,一旦让徐州军攻破一点,事情可就不妙了。”
“也就是说,接下来会有两路黄巾贼军,共计近两万人一同去攻六安?”
那老者名叫虞翻,乃是会稽名士,曾被会稽郡守王朗任命为功曹,及后横扫江东的孙策率兵进攻会稽,虞翻当时正值父丧,曾穿着丧服到郡府建议王朗避其锋锐,但王朗认为自己身为朝廷官吏应该保护城邑,于是决定与孙策交战,在固陵列阵抵御,最后被孙策所败。
“不错,王政固然是个极难对付的敌人,不过我相信大哥依旧能战胜此人,若只求江东战事的胜败,便无刘表襄助也不妨事。”
“我所虑者,非为行将入木之老朽。”孙权遥望东面,目光悠远:“实是羽翼渐成之雏鹰。“
迎着孙权讶然的眼神,虞翻解释道:“董都尉方才说徐州兵马总数约有十来万人,这话却是不假,王御寇西克泰山,北击孔融,今时今日已是掩有七郡,加上那泰山郡本又是一处极好的兵源,真要放开征兵,甚至不止十万之数。”
“哦?”孙策侧目望向虞翻:“为何?”
虞翻道:“但其起拔虽速,在徐州军中的根基却是不稳,论及地位威望,全不能与久镇一方的金余、徐方乃至如今六安城外的吴胜可比。”
只可惜.
想到这里,孙权手指轻轻敲了敲案几,他们此次出兵总数也不过三万五千余,襄安这个必守之地又要分一部分兵马,余下的人马想要做成一个能彻底诛杀王政的死局并非易事,毕竟王政本身亦是当世第一流的武将。
“所言极是。”孙权颇为认同此点:“如今安丰已落入贼手,徐州若要派第三路人马增援,直接便可从彭城调派,过沛国而长驱直入,这可如何是好?”
听到虞翻提到南面,孙权微微蹙眉。
这话说的不假,虞翻和董袭都想到了一点,王政起事时不过一介什长,拥兵过千,可这才几年功夫,便已掩有七郡,麾下十万呢?
莫说是同龄人莫有能比肩者,便是遍数天下,纵论古今,起事如此之速者,也未有之。
虞翻终于明白孙权方才为何先是点头,继而摇头了:“仲谋担心刘表这般举棋不定,若是错失良机,让王政逃回徐州,便后患无穷?”
虞翻轻抚着唇下细须,微眯着眼,想了会道:“以老夫来看,恐怕还是去六安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孙策先点了点头,旋即又摇了摇头:“刘景升为汉室宗亲,又是八骏之一,更曾单骑入荆,跨蹈汉南,也算是知名当世的英雄人物,只不过.嘿,都是曾经罢了!”
相比之下,扬州之地,尤其是庐江,豫章才是刘表所心心念念的,而这两个地盘如今却都归他们孙家所有。
孙权神情凝重地道:“但是这一次即便胜了又如何呢?”
他年纪虽然不大,却是少年老成,自从兴平二年孙策派人到阜陵将他和母亲等人接回曲阿后,便常跟随在孙策左右并参与内部事务的决策,甚至连很多臣子都不知道的隐秘之事,孙策都没有瞒他。
孙权心里清楚,刘表恐怕也不愿看见他们孙家太过轻易的击败王政,夺取徐州,那样势力必然大涨,此消彼长之下,他的荆州也未必安稳了。
也就是说,单论聚众来说,王政的能力的确出众,当然,黄巾贼寇这方面都是好手,但王政不同于他人的一点是,他在练兵上的能力亦十分不俗
一个能迅速聚集流民,又可将流民转化为能战精兵的贼寇,简直是太可怕了,所以孙权从一开始就对孙策建议过,既然王政这次来援扬州,那么就应该将此人永远地留下来!
董袭道:“六安城中如今有五千兵马,以黄盖将军之能,半月之内绝无问题。”
“嗯。”孙权点了点头:“那舒县那边呢,你觉得大哥什么时候可以攻下此地?”
“这”
董袭面露为难之色,斟酌了半天轻声道:“末将以为,若不想法子引得守军主动出城野战,恐怕难以速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