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坏的当属那些世家豪族和乡绅官吏,他们不敢当面硬刚永寧伯的大军,却在私底下小动作不断,一面相互勾结,串联起来詆毁永寧伯声誉,一面动员起各自身后的暗藏势力攻訐永寧伯和勇毅军。
而更为可恨的便是,他们自己名下商號承认军票,这边收了军票转身就去宣大採购紧俏的商货,可另一方面又大肆造谣,声言军票就是一张废纸,逼迫那些小商铺不认军票。
在勇毅军的一些將领看来,他们此举几乎等同於宣大地方上那些通奴商家之行径,完全可以按照通贼之罪来论处。
但永寧伯不发话,他们也只能私底下发发牢骚罢了,完全拿这帮子恶豪劣绅没有一丁点的办法!
…………
隨著宣大一系各路官军的陆续撤出,河南地方上的粮草供应压力登时减轻不少。
但无论是各处官道上,还是通航的河道上,车队、船队依旧络绎不绝,且各车队、船队大多配有武装护卫,他们有的是鏢行护卫,有的则是自己商號的青壮护卫。
而在各家鏢行之中,牛胜的宣威鏢行可是占了大头,非但京畿通往宣府、山东、河南各条线路,大多被宣威鏢行掌控,就连河南境內各条商路,宣威鏢局也都插上了一脚。
有背景是真的好——正所谓“背靠大树好乘凉”啊。
宣威鏢行背靠著永寧伯这棵参天般的大树,各地官府在明面上自然是不敢过分为难,而在武力方面更有宣府镇勇毅军在背后撑腰,就连鏢行里的鏢师、护卫、快手,哪个不是战场上见过血的狠茬子?
他们的业务范围也很广,不论商货、还是人员,都可以护送,甚至还给一些官绅仕宦、地方豪强富户做保鏢,干看家护院的活计。
宣威鏢行与元隆昌车马行相辅相成,车马行开到哪里,鏢行就开到哪里,如果没有別的生意,鏢行就专门做车马行的护卫。
不过,在山西、京畿、河南等处还有一支护卫力量,那就是勇毅军的战士们——不过这个待遇可不是一般人可以享受的。
只有那些与勇毅军关係密切的商號,才能享受到勇毅军战士的亲自护送。
至於別家商號,除非是特別贵重的商货,又或者是大笔的金银细软,才会大价钱请动勇毅军战士来护送。
…………
河南与山西、陕西、京畿、山东、南直隶等省交界处,多设有钞关,对进出河南的商货、人员行查验稽核之事,既收取商税支持河南剿贼所需,又能阻止夹带走私。
但永寧伯也深知不能“竭泽而渔”的道理,他在河南施行的“通税制”,既只需在任意一处钞关核验缴税后,其他钞关查验税单后,便不再缴收商税,只是依规查验罢了。
这些种种在別省都是不存在的,只有河南这个已经被闯王李自成霍霍得千疮百孔的地方,才能让永寧伯这般折腾。
不过,隨著军屯逐渐开设起来,再加上“减租减息”制度的强力推行,河南省內目前官军控制的地方,也是渐渐稳定了下来。
失地、无地饥民陆续消失不见,他们大多被各地军屯消纳,也有一些转为劳工,在各处挖渠、修路,甚至是凿山挖矿、採石,只为了混一口永寧伯施捨的热粥和饃饃,好让自己活下去。(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