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泽国江山入阵图
顾辙那几句话也就是客气客气,避免气氛过于暧昧尴尬。
不过没想到的是,陆幽幽对此的反应,却是欲言又止,似乎内心很是挣扎。
这一下子反而把顾辙整不会了,还以为自己伤了对方的心,连忙轻咳一声:“咳,其实,商务上的问题你想聊也可以,不过我不保证我的意见正确。”
陆幽幽连忙抹了一下眼角,展演笑道:“别误会,没什么。就是有些事情忽然提起,总觉得有点家丑外扬。”
随后,她用尽量平缓自然的语调,把她家最近这一两个月新遇到的困境,跟顾辙大致陈述了一下。
陆家的公司,是从陆谨明的名字里取的字,叫“明远国际”,前些年主要是做普通的化纤面料外贸。
“去年年初国家加入wto后,我爸这两年里,大部分时间都在想技术产业升级,摆脱传统化纤面料的价格战,给美津浓供货。但是这个进程,不是被他生病打断了么。
今年下半年,我们几乎止步不前,只能守成。高端运动品牌所需的高吸汗、高透气、高保暖面料,渐渐被同城的申州马老板追上来了。
他们本来是做纯针织纺起家的,后来为了面料性能,才渐渐转化纤混纺。所以论产品质量、舒适性、品控,他们本来就有一定的转型优势,我们只是在成本上有优势。研发不出独门的新面料,不出一两年就会被马老板的高价货挤垮的。
顾辙:“幽幽,你完全不用担心这种事情,你爸本来就想要转型升级的,扩张低端产能这种事儿,不只是你母亲在你爸住院期间临时起意么。
我妈主持公司这几个月,又不懂太多,也没魄力,就想着旧产能守成、简单扩张规模,继续加大原有成熟低端产品,别让钱和团队闲下来。
隔壁秀州的桐昆今年下半年扩张了三条涤纶长丝生产线,把原本给我们供原料的供应商的扩张产能都吃光了。现在发展到省城这边的道远化纤也插进来一脚,瓜分我们的上游供应商资源。”
陆幽幽扭过头去,叹息了一声:“生意场上没那么简单的,你说的是理论情况。我们这些化纤企业,需要大量进货dmt(对苯二甲酸二甲酯)和乙二醇、甘油之类的原料。
顾辙把陆家人做的全部技术升级企划案看完后,指着其中一份,颇为赞许地说:“这个方案倒是不错,我觉得有前途。当然,我不是说你计划上这几步本身就能有前途,但是,配合上我的一些后续研发,绝对会有前途。”
陆幽幽终于破涕为笑,她知道顾辙肯定有办法的,她铺垫了那么多困境,也不是为了别的,她只是不想被逼跟其他男人相亲:
顾辙心中已经气极反笑,好算计啊。原本是强势供应商和弱势客户的关系,这下倒好,趁着客户老板切肝住院、坊间传言好不了,就立刻想来联姻,直接把对方吞了。
相比之下,陆谨明尽管才三千万净资产,却是实打实自己家的,自己当老板。他还只有女儿没有儿子。央企部门总监想要联姻民企老板,倒也完全正常。
虽然那位“陈总监”供职的炼化巨头,净资产达150亿,但是他本人毕竟只是给国资打工的,只是其中一个事业部里的销售部负责人。
具体细节没什么好赘述的,因为大部分在顾辙眼里都是垃圾,或者说只是换汤不换药的小打小闹微升级。
“你们做化纤面料的公司,上游供应商有什么好卡的?难道还存在拿着钱买不到原材料的情况?现在的市场都这么开放了,什么东西买不到。”
危急之下,原本跟我爸业务关系挺不错的镇洋炼化塑化事业部的市场总监、原先我还喊他陈叔的,结果他家也来落井下石。”
顾辙前世的专业,跟化纤没什么交集,但是熔喷布的相关技术,他还真是了解不少。
陆幽幽如同抓住了救命稻草,连忙凑过来看:“引进使用聚丙烯为原材料的熔喷无纺布生产线?这个东西我爸倒是也有考虑过,比pet做的无纺布更加透气保暖。
从明州到秀州,周边几个地级市的化纤产业之所以这么发达,跟我们明州镇洋区的镇洋炼化存在,是分不开的——我们都得跟他们签订长期稳定供货协议的,所以前些年成本一直有优势。
我看你挺懂材料化学的,虽然材料化学也是个很广的门类,隔行如隔山,但你肯定比我妈和我要懂。有你把关,也不至于被下面的技术人员脑子一热的想法给带偏了。”
原本顾辙还只是拿了陆幽幽的一块十几万的手表、所以为陆幽幽出一点技术转型升级的策划。现在,他更是为了自己,为了自己要的女人,而做这一切了。
顾辙也是明州本地人,他当然知道镇洋炼化这种巨头的强大,那可是后世国内两大顶级炼化巨头、两桶油旗下的核心企业。
不过,陆幽幽的表情和语气,却让顾辙觉得有一些不正常,为什么她提到这个供应商、合作伙伴时,语气会显得悲愤呢?
顾辙心中微微警觉,关心道:“这里面莫非有什么内幕?”
不过顾辙当然不能容忍这种事情发生,再说他也知道后世石油系统倒下的人也不少,这种上下其手的家伙,说不定后来就倒在历史长河中了。
但后来发现这条路也很难走通,不少竞争对手知道我爸病重,都趁机扩张挤占,不惜成本打价格战,还挤我们的上游供应商来料源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