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乱点鸳鸯谱
福宁殿内气氛凝肃。
当差的殿内人甚至连大气都不敢喘一下。
官家素日好性子,轻易不肯责罚底下的奴才们,今日难得黑了脸。
二殿下直挺挺立于殿中,嘴上说着请罪的话,可脸上哪有半分认错的样子。
父子二人僵持许久,晋和帝重重一声叹息,黑着脸看赵行:“你大兄呢?”
赵行亦抬头迎上晋和帝视线:“儿臣让大兄陪着表弟去郡王府了,恐怕皇婶生气伤身,让大兄过去帮着劝说一二。”
晋和帝实在是让他气笑了。
这点小心思,能骗得过谁啊?
这个儿子,说他儒雅书生气,他又满肚子的算计。
姜莞见状就要往她身边贴,被姜氏抬手止住:“你不要凑上来撒娇,没有用!你们如今大了,长了本事也有能耐了,在外头遇见什么事,都瞒着家里长辈,真是一点儿口风不漏啊,我们竟成了最后知道的!”
郡王爷:打你自己儿子舍不得,打我儿子你咋这么爽快呢????
赵行唇角上扬,此时才在脸上荡出一抹笑容:“大兄也是这话,儿臣受教,往后再不敢了。”
但这事儿里面不是本来就牵扯上姜大姑娘了吗?
姜氏哼了声:“你是替大郎求情来了吧?”
他拱手揖礼下去:“父皇若没有别的吩咐,儿臣去给母后请安了。”
他像是在证明他先前所说的知轻重。
李福无语。
赵行垂下眼,眸色暗了暗:“父皇,胡明德此人不堪重用。尚书右丞这位置,他一坐六年之久,可有什么过人政绩吗?他当年科考入仕,儿臣专程去看过他的策论,平庸之才,本不配留在盛京做官。
于是他添了三分知好歹:“儿臣虽年轻,行事或许无章法,但多少还知道轻重。王尚书持身清正,是朝中难得的纯臣忠臣,宁昌侯有爵有勋,是盛京贵重人户,儿臣心中虽有气,却不会去找他们麻烦。”
这些年他岳家家道中落,他于升迁上便再无望,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得过且过了五六年,为了儿子们的前程才开始费心钻营,与吏部结交,才有了今年的升迁提名之事。”
他本就不是个暴脾气的,且胡家……孩子说的原也不错。
李福从小在晋和帝身边伺候,得脸,能说得上话,便劝了两句:“奴才瞧着,二殿下对裴大娘子大概不是那个心意,这事儿您不拿准二殿下心意,同圣人商量着定下来,二殿下那个脾气,不会认的,回头再闹得不好看,要不还是缓一缓?”
“二郎。”
二哥哥:?爹你别点了求求了
晋和帝:咋了?你不就是喜欢裴清沅吗?
赵然:原来大表哥的钢铁直是遗传啊……
他回身正礼:“父皇还有吩咐?”
“他那个性子,除了姜家阿莞,还替谁这样出过头?朕的儿子朕自己清楚,让你去你就去!”
“那王家与徐家,你不在去找人家麻烦了?”
姜氏看见赵禹,眼皮一跳,敛了敛怒容:“你怎么也过来了?”
三郎一出生命格与他相克,高僧批命,父子不见,无奈之下只能把孩子送去荥阳郑氏,交给他外祖家中代为教养,直到十岁才接回,有愧疚,想弥补,可也少了些父子情分。
赵行面不改色:“事已至此,揭过不提。”
赵行已经辞过礼要退出殿外去,晋和帝扬声叫住了他。
自己的儿子,骨子里究竟什么样,晋和帝是心里有数的,别看他现在认错的态度好,往后肯定不会改,有恃无恐说的就是他。
“下不为例。”晋和帝瞪了他一眼,摆手叫他退下去,“此类事,若再敢瞒着朕与你大兄自作主张,朕就把你拉出去打板子,叫你好好长长记性!”
她咬牙切齿,赵然一个字也不敢反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