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态度(二更)
姜氏脸色沉郁下去。
姜元瞻因见她面色不虞,以为她误会了他的意思,连声解释:“我不是怀疑二殿下,只是他们毕竟是亲兄弟,三殿下若真与此事有关,再说与他听倒无妨。
目下只是我的猜测,怎么跟他说呢?”
“既只是你的猜测,又为什么不能跟他说呢?”
姜氏这句反问是姜元瞻没想到的。
“难道你会跟他说,我怀疑你弟弟在背后指使,乃是主谋吗?”
“当然不是……”
姜元瞻也怔了下。
姜氏叹着气摇头:“元瞻,明年官家就要给他和珠珠赐婚了,至多到后年,圣人是一定会叫他们完婚的。
他是皇子,婚后封王,开府建牙,这都不错,可他是不是你妹夫?”
其实我从前没想过这些——阿耶和大兄也没有。”
倘或真是赵奕……有大郎在,本来也用不着你去操心。”
因他瞒了一段。
也正因为如此,他们这些人才都晓得, 阿兄驻守幽州非长久之事,至多三年,也该调回盛京, 再换别人过去。
圣人是那样的态度,官家也未必狠得下心。
如果不是玉华楼那件事,盛京变故突生,到现在,他们还是会认为赵奕堪为良配。
无论阿耶还是大兄,都跟我说过。
“这……”
实际上我觉得这很难,姑母也清楚,但打心眼里,我真厌烦这些事。”
“你难道真要学元曜那一套?”姜氏脸色愈发难看,“咱们这样的人家,君君臣臣,真能分得格外清楚吗?既是君臣,也有亲戚的情分,否则怎么叫皇亲国戚?
官家面前,别太过分,其余的,都不打紧。
他眸中闪过烦躁:“文臣武将概不思战,官家为此才最头疼,阿耶在辽东有心扶持军中将领,却又恐朝中奸佞参他拥兵自重,终成危害,这才是时局。”
“元瞻, 没有人希望看到圣人嫡生的皇子们兄弟阋墙, 同室操戈, 可他们真有这份儿心,咱们亦拦不住。”
弄错了最好,要没弄错,眼下这两三年,赵禹最好腾出手把这个祸害料理干净。
并不是官家不信任阿兄,而是稳固朝局。
简直是莫名其妙。
他们自己不成, 还不许别人太能干。
骨肉分离十年,他们总觉得有愧于赵奕。
那就是提点。
官家仁圣, 是明君。
赵奕又一向是个没野心的, 郑家似乎把他养得很好。
难道真等到有朝一日,叫阿耶披甲上阵, 去浴血杀敌?”
而朝中武将青黄不接, 阿耶他渐上年纪, 如今您瞧他还当壮年,能驻守辽东, 镇压边境, 暂保一方安宁,可这能长久吗?
他不再提,赵行就晓得他不想掺和,诚如姑母所说,他们三兄弟之间无论怎么样,也有赵禹摆在那儿,轮不到外人插手。
姜元瞻垂眸:“可是姑母, 天家兄弟,同室操戈,于大邺何益?
朝廷内忧外患,辽东那边匈奴与契丹虎视眈眈, 屡屡进犯边境, 保不齐哪一天战火重燃,狼烟四起。
以前孩子们在一块儿,做长辈的看在眼里,心里头会评出个高低之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