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太宗皇帝定下立储以嫡长的规矩,大邺开国一百七十年时间,历经八位帝王,也只有真宗朝时‘五王乱政’,宁宗皇帝因无嫡出兄弟,上位艰难了些,除此之外,即便有些小动荡,也都不成气候。
只是这句话说出口,他并没有太多底气。
大兄从很早以前就看他不顺眼,他刚回来那会儿, 大兄明里暗里磋磨他不少,甚至都要我从中调停,几番劝阻,大兄才肯罢休, 大家明面上过得去而已。
姜元瞻说行吧,声儿却仍旧闷闷:“是我狭隘了。姑母原就说,等你同珠珠完婚,做了沛国公府的女婿,咱们说到底也是一家人。
父皇和母后尽管对赵奕心存愧疚, 但大兄地位终究与我们又有不同, 是以他做的不过分,父皇母后也至多说上两句, 他不听,父皇母后拿他没有办法。
放了出去,才是后患无穷。”
今天跟你把话挑明了说, 只是想告诉你,有些事没必要遮遮掩掩。
赵行唇角上扬着:“于大兄而言, 他还远算不得山间猛虎。且这些事也没什么好说的。
他能理解, 不代表要赵行也理解和包容。
姜元瞻不置可否。
姑母说得对。
说完了,想起他父兄来,皱眉瞟去一眼:“我大兄为人处世自有他一套章法,有很多事情,来日待他回京,我觉得你不用跟他开口。”
觉得赵奕可怜,自幼离京, 好不容易被接回宫中, 还要被兄长如此打压。
姜元瞻眼皮一沉, 有些生气。
赵行亦然。
“我阿兄也有他的考量和顾虑。”
无论今次薛婵之事是不是他暗中授意韩沛昭所为,他都不是个好的,你心里该有数些。
这回你把他打得重伤,母后明知道是他咎由自取,也明知道我对珠珠的心意,还不是来劝我陪着珠珠去体贞堂跟他说上几句话,宽他的心?”
再则就算说了又能怎么样?杀了他?还是分封出去, 赶往封地, 无诏不得返京?
她劝我把赵奕的事情告诉你,是我不想。倒没想过,你其实并不把这些放在心上。”
而赵行与他说清这些,想要的是什么,他心下了然。
爷娘看孩子, 没有不好的,兄弟们之间闹得再厉害,到了爷娘那里,个个都好。
我倒是真心待过这个阿弟, 可他回报了我什么呢?
赵行眼睛略眯了眯:“我说了,只是因很不必为这些事情而影响了咱们十几年的情分,并非是要结党而营私,你把我想成什么?”
“我与大兄兄友弟恭,且我历来是没有那个野心的,要国公府偏帮我做什么?”
就这样被大兄给带偏了,以至于心下生出畏惧,疏远赵行五年。
他面上闪过尴尬:“自从回京以来,我时常不安,倒不如在幽州时候自在,总要给我点时间。”
赵行嗯了一声算应下,此番说开了,这般透彻,再没什么好提的。
人在京城, 在大兄的眼皮底下,尚有掣肘。
连他都猜得到的,赵禹只会比他想得更早。
不过赵奕为人行事,也确为姜元瞻这样的性子而不容,往后相处起来是个麻烦事。
于是赵行又想到姜莞。
他拍拍姜元瞻肩膀,叮嘱道:“你看赵奕不顺眼,我们也都一样,但无论珠珠想做什么,你少去骂她,也少去管她。
你既劝我姜元曜行事自有章法,不叫我同他算账,这番话,我还给你。”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