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这位长辈再不着调,姜莞都没有失了规矩仪态。
“你不必说这个。”
成国公夫人恨的牙根痒,偏生不敢骂姜莞,只是低下头去,咬咬牙,等再抬起头来,神色如常,根本就不敢让姜氏看出什么:“我自然是想过的。
这些天她感染风寒正病着,顾大人是最护短的一个人,又一向爱重发妻。
谁敢来给昌平郡王府添晦气?
国公夫人是长辈,她作为晚辈,礼数周全,做的极好。
就算认出来了也不要紧。
正好就说仍旧是为了云黛之事,郁结于胸,出门去散心的。
慢慢的丢开手,旁人瞧着没热闹可看,也就不会再放在心上,便只当真的是报恩,揭过不提就是了。”
坊间百姓或许将来还有机会瞧见薛小娘子,但那时薛小娘子已是未来国公夫人,是金贵的人,他们也不敢贸然相认。
等过个一年半载,把大郎和薛小娘子都接回盛京,届时便说那是大郎在外游历时遇上的女孩儿,出身虽然不高,但也好在是身家清白,又是无父无母的可怜人。
咱们说她不是,她自然就不是。
合着她不是没脑子没成算,所以把一双儿女都养的不成气候。
昌平郡王的父王老康王爷跟先帝一母同胞,那是官家的亲叔叔。
大郎现下背着**良家的罪名还没能洗刷干净呢,真让姜氏再进宫去跟圣人胡说八道一同,圣人万一把三殿下留宿玉华楼的事情算在大郎头上,那可真是大罗金仙也难救。
到那个时候,薛小娘子改头换面,再与大郎成婚,岂不是两全其美吗?”
她期期艾艾,又去看姜氏:“我想着,薛小娘子生养在民间,朝中识得她的人也没有几个,等此事平息,我家出钱出力,把她送去外阜住上半年,再安排大郎外出游历。
姜氏这回是真被气笑了。
她又准备哭,姜氏开了口:“快过年了,你到我家中痛哭流涕,是特意来给我家添晦气的吗?”
“王妃,好歹我娘家和魏家也还……”
成国公夫人大惊失色:“不!这怎么会呢?王妃,这绝对是没有的事情!”
成国公夫人哪里敢呢?
这是昌平郡王府,姓赵,天家骨血。
姜氏一抬手:“你家大郎是什么样的心性,我实在不知。你既然说起三郎,这些年倒是我看着长大,一直以为他是个温厚仁善的好孩子,结果呢?
国公夫人若是拿外面这些乱七八糟的事去搅扰她养病,我估摸着顾大人是不会与你善罢甘休的。”
成国公夫人脸色一白。
姜氏毫不客气吩咐婢女送客:“此事我爱莫能助,也并不打算帮你和你家大郎。他做的孽,合该他受着。至于薛家那个丫头,外头不会有她只言片语不好的话,若然有——我大约能找到算账的人。”
ps这家也是绝了,当爹的啥也不管,当妈的只会骄纵,养出两个废物不说,还是那种黑心废物!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