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轩然大波(一更)
朝廷上闹了起来。
原因也很简单。
赵行初二入部,初四就上了一道奏本,一是说要改行兵制,二十说归顺属国如今太自由,权力也太大,完完全全还是独立的部族王国,根本就不算是统归朝廷管理。
长此以往,只怕是要生出大麻烦,后患无穷。
本来这也没什么。
他既然入了部中领差,人家都说新官上任三把火呢,他刚顶上来,要历练嘛,总得先找点事情做,或是急着证明自己,又或者是证明给晋和帝和赵禹看。
这都无可厚非。
朝臣们也没觉得有什么。
毕竟只要晋和帝和赵禹不说什么,那赵行要做什么,都随他的便,他们这些人才懒得插手多嘴呢,没得惹上一身的骚。
但是这个事儿不行。
诸如此类的事情,全都要考虑在内的。
其实你想想,上次西北出了灾情,户部哭穷说没钱,高尚书挨了多少的骂啊?
如今二殿下奏本所提的这两件事,哪一件不是要银子的?
可就算是按照三兄这种说法,那归根结底,户部和吏部也是不想麻烦。
“幺幺。”
有的人就是不愿意做出头鸟,免得惹上大麻烦。
这十几二十年都是这么过来的,而且朝廷现在最大的归属部族那就是南苑。
对于吏部而言,也是一样的。”
还有吏部——改行兵马制,那可不光是对兵部来说是大事儿,他们得拟定了方案,然后反复不停的去修改,之后还要监督着各地驻军进行改制。
所以最可恨的只有吏部。
朝廷是不是也还要分派人力去南苑驻扎镇守?
兵部又要额外多出多少工作来。
朝廷上很快就分了三派。
那不是就连晋和帝也一直放任着,听之任之吗?
反正等到最后晋和帝真的做了决定,要是不同意,那正和了他们心意,要是同意了,那是天子心意,他们无可奈何,只能硬着头皮照办,私下里骂赵行两句就算了,也不得罪人。
这就是最大的理由,反对还不行?
姜元徽揉着她发顶把她按回到官帽椅上去:“你别生气,安生坐着,这有什么值得生气的?朝廷里的事情不就是这样吗?
以兵部尚书为首的持反对意见,认为赵行天马行空,还是年轻,历练不足,进验也不够,所以一上任,想着弄个大动作出来,来证明他自己,丝毫不考虑这两件事情一旦敲定下来,提上章程,会有什么样的后果。
主要是改行兵马制不是个嘴上说说的事儿,那得耗费大量的时间精力以及人力财力,况且没有个三五年,根本就不能成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