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行居然还点头:“却不是嘲笑你,只是觉得你什么都敢说,什么都敢想,这样挺好的。”
周宛宁秀眉紧锁:“况且这都是朝廷大事,我们就算是明白些事理,这些也轮不着咱们插手多嘴。
我想着太难看了也不好,单独跟他说了几句话,也想听听他到底要做什么。”
兵部是这样,赵奕就更是了。
赵行觉得她骂得很好。
周家那样的门楣,卢氏那样的精明,养出一个不谙世事的她,也算是稀罕事。
什么人啊。
哪怕因为整日跟姜莞一处,也跟着一起读过几年兵书,在姜护跟前也学过些行兵布阵的道理,却终究是对此不感兴趣,连皮毛都还没摸着。
只能说幸而姜元瞻不是要承袭爵位的宗子,否则只怕有得折腾。
姜莞才悠然道:“他说叫我去劝劝舅舅,也劝劝你,在设立南苑都护府一事上低个头,服个软。
她虽然自幼练武,但对兵法谋略并不精通,在这上头远不如姜莞。
“他不入朝堂供职,也没有正经册封,只是跟在肃王殿下身边学些本事而已,怎么也敢跑到你的面前说这些话?”
反正从小到大,她从来没吃过亏。
赵行微微摇头,索性当没听见。
周宛宁在心里翻了个白眼。
宁宁看不惯他,冷嘲热讽挤兑了几句。
好像把她养成这样,也没什么不好的。
赵行嗤笑:“他还能是为着什么。”
只是这样的性子,真入了沛国公府门楣……
算了,反正也不是他要操心的事儿。
所以不如就此作罢,此事以后再想法子,从长计议比较好。”
回头真的跟官家对着干,对谁都没有好处。
官家心意摆在那儿,要是肯点头,早就答应了,也不会一拖再拖,等到现在。
只是她见赵行上折,顾怀章全力支持,朝廷里闹得厉害,赵禹却缄默不语,看似秉持中立的态度,实则也是对赵行一种无言的支持。
奇奇怪怪的。
人家从河东来的,京中形势未必一清二楚,住了几个月而已,都比她看得清楚。
他成什么样子,像什么话?
周宛宁呼吸一滞:“他什么意思?”
心说要不是看在莞莞的份儿上,我现在就连你一起骂!
一时又打心眼里觉得,周宛宁这个性子,其实自有她的好处。
谁从中作梗,横加阻挠,谁就不是好的,谁就有问题。
正巧二兄和三兄来接我们到前头席面,他也闹了个没脸。
姜元徽抿了抿唇:“我看未必只有这些吧?”
他话是顺着姜莞说的,目光却转投向另一边,在赵行和姜元瞻身上来回游走着。
好半晌,赵行缓缓站起身来:“你们先坐吧,我去见见国公爷。”
他提步往外走,约莫两三步,身形又顿住,回头看姜莞:“过会儿我就回宫去了,改天得空再出来看你。”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