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策却啧了声:“我们年纪都还小,真要说起来,也就只有大表兄和袁道熙他们几个,如今二十上下的年纪,正是建功立业的好时候……”
年纪相仿的人一起长起来,姜元曜虽没做了他的伴读,幼年与少时也是时常往来走动,常有长谈的。
姜莞想的原也不错。
她反倒得意起来,晃着鞋头,拿脚尖儿踢着裙摆处,一递一下的:“朝廷里有那么多的正经事情要办呢,从前肃王殿下都很少带着我们一起玩闹,更何况是如今呢?”
大兄就是想着替他们两个避一避,能摘出来最好不过,才在父皇面前突然起口,说要弄这个诗会。
姜元瞻皱了皱眉头:“肃王是怕这差事落在我们这些人的头上?”
谁肯去啊?
这便是姜元徽所说的麻烦事。
再一直到他正经八百开始帮着晋和帝处理朝政,就更是没有那个时间了。
那肯定不可能啊。
别的人父皇未必放心,要从朝中抽调人手过去,也有别的问题。”
肃王并不是太想把这些话摆到台面上来说,晋和帝也能看明白他是什么意思。
至于别处吃喝玩乐这一类,那些招毛斗狗的事儿,赵禹从来也不参与其中。
对她们这些年纪小的,其实脾气还算好,也勉强算是有耐心。
似他这样的,将来是要给朝廷办实事的。
姜莞便大概明白了:“肃王殿下是怕官家外派了袁道熙或是我大兄到南苑那边去?”
袁道熙将来是他的左膀右臂,姜元曜也差不多。
毕竟赵禹就是那样一个人。
私交甚笃,关系很是不错。
真的现在被调任都护府,五年过后,再外放别处,一辈子到头也就这样了。
赵行嗯了声,淡淡开口:“袁道熙本身就供职兵部,虽说只是五品,架不住他出身好。这差事若要落在他身上,旁人也不敢有什么异议,况且也未必有人愿意抢这份儿差事。
三省六部当中举凡有些名号,能拿得出手,独当一面的,从年纪来看,也没有三十岁以下的年轻人了,再要上到三品侍郎这一层,年过四十的都一抓一把。
赵策猛地就收了声。
多半也是寻了外放的差事,丢到外头去。
他跟着国公爷去幽州赴任这么长时间,才耽搁了入朝供职领差,倒叫你二兄赶在了他前头。
三年五载过去,那边的事情倒是都安定下来,他们又该何去何从呢?”
这都护府刚设立,便要雷霆手腕辖制着,往后才好治理管辖。
纵使没有夺嫡困扰,他也不愿身边亲近之人这样被外放到南苑去。
晋和帝总归是要照顾到赵禹心意的,便很会把他的意见考虑在内。
姜莞心中想的却是另一宗事。
她面色略显凝重了些:“三省六部官员不成,袁道熙和我大兄也不行,那打算叫官家派谁去?官家又会派谁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