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赵奕不是。
赵禹也不真指着他一时三刻就改了,但观他目下神色,大抵是把方才那些话真的听了进去,才摆摆手:“去更衣吧。”
赵行啧声:“国子司业汪大人家的二郎,他才学品行皆为上品,去年父皇钦点他入著作局任著作郎的。”
是以姜元瞻闷声应了一句知道,才抬了眼风扫向赵禹:“王爷说的,我都知道。”
姜莞略想了想,啊了一声:“我好像想起来了,他阿娘是清河崔氏后人,只是血缘关系淡了些,算是旁支中的旁支,同崔氏主家嫡支往来走动也不算多了,是吧?
好像以前在盛京时候,高门瞧不上他家门楣,底下的官宦人家却很为此而追捧,高看他家两眼。
他说的也隐晦含蓄。
那小郎君脸上的红晕是在赵行声音响起的一瞬间就全都褪去了的。
姜莞愣了下,旋即明白过来,拿了帕子放在他手心上。
·
那边赵行从屋中出来,一路出了月洞门,姜莞就在月洞门外等着他。
他寒暄客气,汪小郎君却不敢生受,退让了几句,匆匆进了月洞门去。
赵行说是,似乎并不是很想跟她继续深谈这个问题,便问她:“你是为郑双雪的事儿过来的吧?”
赵行在姜莞有所动作之前,就已经先递了一只手过去。
赵行略想了想,指了指不远处的八角凉亭。
说到底赵奕是皇子,来日便是亲王之尊。
姜莞眉心微微蹙拢着,咬着下唇考虑了会儿,疑惑道:“我不理解。”
姜莞会意,转过身来,踩着细碎的步子往凉亭下去。
就算父皇今天就赐婚,叫郑双雪做他未来的正妃,又怎么样呢?
听二哥哥的意思,他是个很有才情的人。”
姜元瞻心里是清楚的。
这一幕正好被出门来的赵行收入眼底。
所以去年你跟赵奕退婚,才出了年,她们姊妹就跟着郑青之一起来了京城。
长安和长宁两个跟在身后,直到姜莞与赵行进了亭中,两个丫头倒很有眼色,并没有跟进去,就守在凉亭外。
“你知道,也记得住,也肯改才最好。”赵禹一面摇头一面叮嘱他,“这些小事儿上你随性些也算了,真看不上他,不愿意亲近走动,到底没人能逼着你非要放下心中芥蒂去接纳他。
赵行也不说别的,脸色都未尝一变:“里面还正热闹,小汪大人才高八斗,今日可得好好露个脸。”
可往后在大事上,难道也这样?
朝廷里有多少要事大事,岂能随便你由着性子来?”
那位汪司业……他是国子监四品司业,也算有些地位。
“我记下了,王爷放心。”
郑家从前是一门双公,如今是连唯一的国公爵位都没法子世袭罔替的中宫母族而已。
从前是赵奕要仰仗着郑家。现在却要反过来。
是郑家不得不扶持他,好保全今后的富贵荣华。
所以郑双雪来不来京,嫁不嫁赵奕,都不重要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