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说元……姜二郎,他平乱有功不假,然则押解宇文是昶回京,看管不利,这的确是他的问题,罪责难逃。
连韦存道都不敢开口了。
下毒的人有没有被人收买,或是他与宇文是昶过去有什么过节,再不然他家中人上了南苑前线,战场厮杀没能活着回来。
偏偏他一死,官家为彰显国威与天家宽厚,总不能再把他拉出来鞭尸惩处,南苑叛乱一事,至此就只能全都揭过去。
但其实赵禹仔细的去观察他的面色,发觉他也并不是真的因为愤怒才有方才的举动。
是以臣附议二位王爷所言。”
赵禹和赵行两兄弟闻言对视一眼,后来又不约而同把眼角的余光瞥向立于一旁一直都没有开口的赵奕。
还要算上这什么蜀王肃王的关系情面在里面,反正人家根基深厚,他又得罪不起。
至于内情,他们英明神武的父皇真未必不知情。
晋和帝眯着眼去看韦存道。
实际上更像是一种发泄。
“臣觉着二位王爷说的也有道理,眼下也定不出个所以然来,这里头乍然看来,当然是小姜将军的罪责最重,看管不利,且……”
他犹豫了一瞬而已,还是把后头的话又说出了口来:“而且小姜将军单独带了一小队人马押解宇文是昶回京,这件事情本身就没有经过兵部允准,兵部也未曾收到过任何的奏本,想是小姜将军密信回禀过官家。
别看出身好,但为官久了,官场上面跟着那些人学了一身的坏习惯,十几年的时间,改是改不掉了。
赵禹略一垂眸:“父皇消消气,若气坏了自己身子,反倒不值当。
晋和帝一贯知道他是个油子。
揣摩他的心意,也不怎么敢了。
因为那是姜元瞻。
他无非是得罪点儿人,但有官家护着,他们也不能拿他怎么样,总归他是顺着官家心意在说话办事,这总没有错处。
晋和帝冷笑了声:“是吗?朕心气不顺,重重责他,然后叫天下人觉得朕是凉薄无德的君主,朝中大将刚在阵前立下汗马功劳,朕就翻脸不认人,叫他丢官,叫他受罚?”
且南苑是降而复叛的,官家心里难免生气。
“行,那就依你们所言。”
晋和帝一派桌案,不轻不重的。
“你不敢?朕看你敢的很!”
背后是沛国公府。
至于小姜将军究竟是该赏还是该罚,亦或者要怎么赏,又要怎么罚,总归他现在人在曲阳县,按照脚程来算,回京也就八九日时间而已。
诸如此类,小姜将军和刘将军总要查探个大概,才好回京来回禀父皇。
且奏本上写的也很清楚,下毒之人出自曲阳驻军,依儿臣看来,此事就算小姜将军有什么罪责,那曲阳守军刘全辛自然也有识人不明,监督不力之罪。
他们兄弟俩现在就是单纯的好奇,倘或姜元瞻真的能查出些端倪猫腻,拿着了证据回京,呈送御前,矛头一旦直指郑家和赵奕,父皇又会如何处置,他们还在病中的好母后,又会怎么替郑家苦苦哀求。
而赵奕,又打算怎样巧言善变的给自己开脱,那这一切都推的一干二净,他是最无辜的那一个。
除非这些人真的一身干净。
否则这事儿,没法善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