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年间朝堂动荡,皇位不稳的时候,才有那样的情绪。
路上他倒是也问了,然则御前当差的人嘴都紧,他也不会再三追问。
不出半天就会满城风雨。
吏部刑部要着手查案,该抓的抓,该抄家的立时就抄家去了。
最生气的那个时候,胸腔中涌起一股暴虐。
可是这些事情不是说想瞒就能瞒下的。
赵行一时接触到那样的目光,心下咯噔一声:“父皇,这不怪大兄激动,您要叫儿臣说,也是一样的话。”
毕竟现在是郑家做错了事,有了天大的罪过,且罪证就摆在那儿,铁证如山,辩无可辩。
晋和帝一眯眼,目光深邃了些。
晋和帝抬眼去看赵禹:“你怎么说?”
就算处置了,母后也不该有什么插手之处。
他缓了缓:“郑家的事情暂且缓一缓,过后肯定还是要处置发落的,只是不能与那些人混在一起,否则一旦处置起来,便没有半点回旋余地。
等两兄弟坐了之后,晋和帝才沉道:“别的都好办,叫刑部和吏部着手按着章程从严处置就是,唯独郑家。”
大约有小半个时辰,赵禹几兄弟赶到宫中来。
直等到两兄弟把那些书信给全部看完,无不震惊恼怒。
朝野上下,若然知晓,朝廷的威严何在?法度又置于何地?
父皇顾念母后身体,但这本是朝政,与后宫自不相干。
晋和帝的震怒早就已经过去了。
“这些消息瞒不住的,真要动郑家,难道能瞒过伱母后?朕叫三郎去含章殿陪着,不让他来福宁议事,为的也是这个。”
赵奕的确是没能进福宁,被李福安排了人径直领去了福宁殿。
二人对视一眼,赵禹缓着语调叫父皇:“这是出了什么事?儿臣听底下的奴才们说,姜大郎先前来过福宁回话。”
赵禹面色凝重起来:“儿臣以为不妥。”
更何况连他都有心绪不稳的时候,再怎么以明君的标准去要求孩子,总不可能叫他做到无欲无求,不论遇上什么事情都不能有一丁点儿的情绪波动。
赵行后话尚且没有来得及说完,被赵禹一把按住了:“父皇,这些都是小姜将军从南苑带回来的?”
“他生擒南苑王,这些全都是从南苑王帐中搜出来的东西,还有别的,朕只叫李福把郑家与南苑的往来信件单独拿了出来。”
他的确只是用指尖轻点,赵禹就明白了他的意思。
就连通敌叛国这样的大罪,对郑家都可以格外开恩,网开一面,那还有什么罪过是郑家担待不起的呢?
所以想想也就算了。
进宫入殿一路上也听了两耳朵,知道姜元曜来过,但他具体是来做什么的那没人告诉,他们也无从得知。
父皇怕母后知道郑家获罪,被您降罪责罚,全族不得好下场,她固然会伤心生气,儿臣也晓得母后病体缠绵,御医嘱咐过要静养,不能再动肝火,一旦知道郑家出事,病情势必会加重。
可是父皇,御医院尽心伺候着,普天之下要什么名贵药材没有,母后的身体还能慢慢将养起来,然则国法君威,一旦就这样给了郑家先例,破格恩典,往后还如何去服众呢?
难道今后再有这样的事情,便叫人家去说嘴,昔年郑家通敌叛国都可以不获罪,朝廷拿什么来治我的罪?
还是说,父皇您打算把郑家摘出来,摘个一干二净,只当没有这件事情发生过,等到这件事情风平浪静后,再另外寻个由头,去治郑家的罪吗?”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