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了会稽郡那边,儿臣总会再想出别的法子来。
晋和帝看他那样,就知道他真还有别的心思,但既然说了不问,那就不会再过问。
不就是多点儿银子的事。
原本二郎只说要带上弟妹,儿臣思来想去,她一个人,出门在外总没那么方便。
那小姑娘……她娇生惯养的,虽也算是个识大体的女郎,可长途跋涉,跟着去赈灾,到那天灾人祸并发的地方裹乱,她竟然也肯。
这倒是出乎晋和帝意料之外。
晋和帝都还没说答应呢,他倒把话全说完了,像是已经敲定此事一般。
这到底是出去查案子,还是带着人出去游山玩水,培养感情的。
而且他们几个,也不是手无缚鸡之力的。
此事朕准了。”
摇了摇头,摆手催他去:“你去吧,后日启程动身,既要带上女眷,她们随行要带的东西多,还得去国公府跟国公夫妇好好说,才能把裴大娘子一起带走。
会稽官场人人自危,或是会盯着他们,却总不敢痛下杀手。
赵行抿唇凑上前去:“那当然不是了,父皇您要是觉得这个方案不靠谱,行不通,或者承担的风险太大,如今阿莞还好些,嫁给了儿臣,夫妇一体,她也愿意跟儿臣共同分担。
他刚在太极殿上举荐了赵然随行, 这会儿就说让把裴清沅一起带上,别再叫父皇误会了。
一个姜元瞻,就尽够护他们所有人周全了。
但他肯定还有别的想法,一定没有说全了。
他又怕晋和帝多出别的心思。
而且同行之中有两个女郎,也更不叫人起疑心。”
可裴大姑娘出身金贵,确实没必要去冒这个险,跟着我们在外面奔波辛苦。
毕竟皇婶先前还专门进宫跟母后抢过人。
父皇要真觉着不行,就不带她们姊妹两去了。
赵行眉眼间一喜,嘴上说着多谢父皇恩典,拜了一礼下去。
或是没有女眷随行,我们也是可以微服私访的,无非就是些银子的事儿。
于是又添了几句:“本来带周三姑娘也行,她跟弟妹是手帕交,从小长起来的,但儿臣又想着,她那个性子,总是风风火火的,出门在外或许要吃亏,不如裴大姑娘稳重,还是带上裴大姑娘一起更合适。”
你此去怕要数月之久方能平息此事,归期未定,出宫前去见见你母后,陪她说说话。”
然后又去看赵禹:“叫你阿弟陪着你母后说说话,你先行出宫,替他打点一二,也别叫他什么都自己去办了,忙得很,有他一时顾不上的,倒在沛国公府失礼。
你替他去说,就说是朕的意思也成,怎么说你自己看着办。”
赵禹心里觉得无奈,嘴上到底不说什么,只把晋和帝的话都一一应下来,然后才与他辞了礼,带上赵行一道出了福宁殿不提。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