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4章 做的可真好
如果是按照魏志朝的说法,那这事儿就得另看了。
赵行仔细斟酌了一番:“地保的契书你仔细看过吗?”
魏志朝忙不迭的点头:“下官怎么敢不仔细验看。其实从前是有过类似的事情的——因为各个村镇的地保管着地租的那些事儿,确实是有的人会动了歪心思,想从这上头打那些地的主意。
欺上瞒下,瞒天过海,弄些假的契书,糊弄老百姓不懂, 骗着他们签字画押,等到了时间,就把他们的地给收走了。
下官还记得刚刚上任的时候,去翻阅过往年会稽郡的卷宗档案。
大约在十五年前,也就是下官上任的两年前,高良村就出过这样的事。
不过当时是经过查证之后, 契书是造假的, 不能做数的,是因为高良村的村民们不懂,才过了几年凄苦的日子。
要不是有个教书的先生途径高良村,见村中百姓连口饭都要吃不上,得进山去挖野菜,靠那个裹腹过日子,同村民们询问了情况,然后带着头告到了府衙里来。
卷宗上是有记载的,说是那位教书先生愿意一力承当。
赵行就大概听明白了。
反正每一户要上交的粮食都是一样的,地保出了多少银子从外面买齐了上交,分摊到各家各户,平分下来,每家应该还多少,也都是有定数的。
“等于说那年他们没有给官府交粮食,但是这些粮食是地保自己掏了银子,从外头买了来,补齐了小河子村应缴之数, 交到府衙来的?”
这世上确实太难有完全干干净净的人。
就是轻易在,所有事情都有迹可循,而一切的证据都只能表明,他是无辜的。
可是这一切都被魏志朝说的太轻易。
收成不好的年份里,官府定的数也就会少。
但小河子村的村民不愿意交。
如若真像魏志朝所说这般,那确实是小河子村的村民自作孽在前。
王爷只管去调查,倘或下官所言有半句不实,情愿受罚,也随王爷您怎么处置发落。”
尤其涉及到朝廷上,官场里,不就是那么回事儿。
最后的结果肯定是土地归还给了村民,日子照常过, 高良村的地保被投入狱中,依着大邺律,判了二十年的牢狱,且他家中财产全部散给了高良村的村民。
但是这契书都是他们自己心甘情愿签的,当初大家说好的事情,总不见得说现在要反悔就反悔了。
事情是他们自己做的,又几次三番闹到公堂。
故而哪怕是没有那么合情理,官府也管不到的。
他不知道高良村的村民跟地保签的契书有没有问题,只是他从前也在外阜遇见过类似情况,所以甘愿冒险到府衙告状,希望上一任郡守能够调查此事。
倘或契书是真,真是高良村的村民和地保签的契书,那有什么罪责,他来承担。
这虽说是情有可原,但是朝廷的规矩摆在那儿。
这世间的事情都是有因有果。
“所以那些契书,到底是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