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章 与此无关
大家见过面,姜莞自是跟着崔氏暂往内宅院方向去。
横竖中饭要留在魏家吃的。
也不拘着这个。
赵行和姜元瞻跟着魏晏明去了正厅堂中。
魏晏明几个儿子也都陪同着。
甫一入了座,魏晏明便先同赵行介绍了一番。
实际上魏家的情况,从魏氏口中真没少听说。
魏晏明年轻时候兵不是个争气的,好色风流,十五六岁的年纪就收了不少的通房在身边。
后来还是老郡公一气之下把他赶出家门,叫他外出游学, 不到老郡公满意,不许他归家。
大约过了有四年多时间,他才回到魏家。
最后这两句又把自己跟魏志朝分的清楚明白。
我们家到如今,一直都是这样。
反正话都已经说到了这个份儿上,赵行也就差挑明了问的,魏晏明略略想了下,紧跟着又问他:“王爷今日与元瞻过来,除了要替阿妹走动一二,也是想问问魏志朝的情况吧?”
所以从先帝朝一直到现在,会稽郡守换了五六位,全都是魏氏后人。
“你们可能对会稽的情况不是特别了解——魏氏这个郡公爵位也是传承了几代人的,嫡长子承袭爵位,家中嫡子不得为实权官,庶出的孩子们或有争气的,却也做不了多大的官儿。
“他的确是旁支所出。”
我家大郎便不必说,爵位早晚是他的。
多半是为了打听魏志朝而来。
那些孩子既都没得官封,本该见大礼,但赵行和姜元瞻是不拘这个的人,又看着魏氏的面子,只是摆手叫不必。
寒暄归寒暄,跟他们可没那么多话要说。
不过他从前那些通房都留着也没遣散打发。
魏晏明是魏晏明,魏志朝是魏志朝,互不相干。
“郡公是觉得,他本性不坏,就算做了什么,或许情有可原?”
大概就是这么个意思。
会稽郡公的爵位,只要我家不出大错,朝廷也不会褫夺。
先帝在时,是默许了会稽郡守出自魏氏的。
既是如此,莫说是我,就是家里的孩子们,也没必要掺和到那些乱七八糟的事情里去。
大家平辈论交,浅浅见礼就是了。
况且魏家本来清清白白,就算魏志朝真的有什么,那也跟魏家无关。
说是全族辅佐,但王爷大抵也能想得到。
当年他能选中魏志朝,那可见魏志朝年少时确有几分本事。
赵行这才哦了两声:“那这些年魏大人在外为官,处置会稽郡中事务,郡公也是一点都不知情,更是从无过问的吗?”
不过是大家同宗同源,都是姓魏的罢了。”
但是只能出自魏氏旁支。
魏晏明几不可闻叹了一声。
赵行是奉旨钦差,他若对赵行有所隐瞒,就等同欺君。
如今魏晏明身边还留下的三个妾室,除了年轻点儿的那个是他婚后纳的之外, 其他两个都是从前跟着他的通房。
王爷既说是自家人, 看的是阿妹面子, 我便就托大说上一句,今日在座也没有外人, 既然都是自家人,那便有什么说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