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妃正好回头,“你歇着吧,用不着你送。”
沉默了一会,晋王说道:“再拟一个名单出来吧。”
“你别送了,你给母妃生个大胖孙子,就是最大的功臣。”晋王笑道。
“去吧去吧。”太妃慈爱地笑道。
考期在春季二月,故称春闱。
“身子没有不舒服。”姜长宁笑了笑,“能保住这屋东西,多亏了表妹,改天,我得谢谢她。”
嘴上叫嚣着凶,可他一时之间,还真找不出晋王的错处来。
“你这孩子太客气了,那些东西放在库房里也是放着,给你,你就收着。”太妃笑道。
“你来得正好,婢女陪着她,我不放心,你扶着她回去吧。”太妃叮嘱道。
若是她生的是女儿,太妃喜不喜欢,她管不着,她自己的闺女,她自己疼。
二月初九就要开考,二月初一才公布考官的原因,不过是皇上单方面与晋王的意气之争。
婆媳俩随意的闲聊,太妃还跟姜长宁说了些孕期该注意的事项。
“估计陛下心里有人选。”左侍郎猜测道。
下午,等她小睡起来,太妃打发人送来养着两尾红金鱼的青瓷水缸。
会试由礼部主持,考试内容与乡试大致相同,考中者称“贡士”,第一名称“会元”。
“嗯”太妃重重点头,她盼孙子盼了好多年了。
姜长宁就此过上了,舒服又懒散的养胎生活。
第三份名单拟出来后,晋王捏在手上,没有马上呈上,等正月三十才交上去,不给皇上再驳回的机会。
晋王早在年前,就将名单写折子上去了,可皇上却说:“这名单不妥,再拟。”
“那你们可有得聊了。”晋王笑道。
姜长宁收下东西,去榴萱院向太妃道谢。
“你有身孕,我让她多来陪陪你,到时,你可以慢慢谢谢她。”晋王笑道。
还有一幅婴戏图、一幅双婴坐莲图、一对百子千孙闹新喜大瓶。
第一份名单上的人选,就很不错,皇上不同意,不过是故意刁难晋王罢了。
至于有何不妥,皇上不说,晋王也没法问,只得回衙门和下属重新商量。
“母妃送了那么多好东西来给我,我来向母妃道谢的。”姜长宁笑盈盈地道。
“聊孩儿经。”姜长宁笑道。
周家小厮看着贡院外那黑压压的人群,都惊呆了,“怎么这么多人?”
“据说今年应考之人有五千之众。”周笃信淡定地道。
“三爷,您先在马车上打个盹,等到轮到您了,再进去吧。”小厮说道。
会试的搜身比乡试还要严格,费的时间就更长,好在各位考生都已领了考牌号,只要在叫号前赶到就行。
只是考生们都太过重视,怕错过叫号,是宁愿早到,不愿迟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