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身正不怕影斜
磨冠公司以鸿运图标侵权的名义,对鸿运提出的索赔金额,达到了两千万之多。顾鸿恺在一开始,并没有直接迎战,鸿运的律师团队以管辖权异议,将第一次的起诉推了回去。
可是顾鸿恺知道磨冠的目的是什么,因而他同时也在准备着应诉。实际上,鸿运早就在建立之初就已经完成了商标注册。
鸿运的图标到底是什么样子,跟磨冠的标志是不是有几分相似,这些,原本在两家公司关于发动机合作的合同里,写的是清清楚楚的。
孰是孰非,诸人心下自然早就有了论断。
这一次,顾鸿恺也叫磨冠见识到了,什么是不服输,什么是中国人的韧性。普通的厂商,如果遇到相似的情况,一般都是畏惧于跨国官司,而选择放弃诉讼的权利。
顾鸿恺却不走寻常路,从拿到法院送达的通知书的那一刻开始,他就想着要拿着这把双刃剑,跟磨冠死磕到底。
在双方较劲的数月里,磨冠的起诉理由不断地变更着,目的就是为了加大鸿运应诉的难度。可是顾鸿恺咬着牙,就是没有服软过。
磨冠此时的汽车销量,在全世界都是排的上号的了。鸿运作为一家民营国产汽车公司,如此与磨冠打官司,无疑引起了舆论巨大的关注。
作为鸿运的掌门人,顾鸿恺的一举一动,都很容易被外界过分解读。这个时候,回归林城的曼青便是临危受命,她积极游走在各大媒体报章之间,游刃有余。
自从河城一战,曼青早已经熟知了如何去与媒体打交道。她的落落大方与据理力争,无疑博得了大多数人的同情、理解,还有支持。
磨冠为了彻底搅黄局面,直接又起诉了多家汽车公司。这样一来,与鸿运并列为被告人的公司并扩展到了四五家之多。
就在磨冠宣布这一消息的当天,曼青当机立断,想方设法请来了这些同为被告的公司负责人。
同时,还请来了国内外两百多家媒体到场,召开了一个临时的新闻发布会,算是彻底打了磨冠一个措手不及。
“磨冠汽车创立之初,标识与德国尔特汽车多处巧合相似。”曼青边说,边找出了当年德国报纸的报道,摊开来,供在场的记者拍照拍个明白。
“但难道标识有巧合相似,就可以说这是侵权么?如果仅凭着一面之词,就可以做这样的有罪推论,那实在是滑天下之大稽了!这种错误的论断,过去磨冠领教过,现在就不该由鸿运来继续承受这种不公的言论。纵观整个亚洲的汽车产业发展,时间还很短。这样的恶性指责,不仅仅伤害了鸿运和其他公司的感情,对于整个亚洲汽车行业的发展也起了一个绊脚石的作用。今天在这里,我告诉在场的媒体朋友们一句话。鸿运身正不怕影子斜,不主动惹事,但是事情来了,也不会怕事!磨冠汽车公司要是一直执迷不悟,那我们鸿运就只能奉陪到底!”
曼青的话音落地,掷地有声,引来了在场所有媒体的诧异与钦佩。这一次的记者发布会,成了一次成功的危机公关,直接把舆论的风向彻底转到了鸿运一边。
记者发布会结束以后,曼青又主动直面了外媒记者,以流利的英语和德语接受了采访。她将鸿运汽车的理念和对这一次官司风波的看法以西方人的思维习惯阐述了一遍,这也使得鸿运迅速在国外引起了一股讨论的风潮。
也是从这一刻开始,鸿运已经从当年那家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彻底转了型。如今但凡说起鸿运,人们便知道,它是民族汽车业的标杆式企业。
曼青真正将鸿运从这一场风波中脱身而出,让鸿运掌握了主动权,既叫磨冠被堵得说不话来,也彻底将鸿运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