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荣洛风波
元旦刚至,一个大新闻又迅速占据了头条,濒临破产边缘的荣洛汽车成为中国各大汽车巨头竞相追逐的目标。
荣洛汽车在九十年代初期,被德国尔特汽车收购,在连续十年时间里,尔特在荣洛这家子公司身上所损失的额度,已经远远超过了三十亿美金。
虽然荣洛已经毫无昔日辉煌可言,可是它自身所带的技术力量却成了最后一张底牌,对外寻找技术合作迫在眉睫。
这个时候,刚正式加入wto不久的中国市场和中国汽车厂商,就成了首选的出路。
率先与荣洛汽车相关负责人接触的是西爵汽车公司,双方在深入交流以后,西爵却发现并没有足够的资金再来吃下荣洛这个摊子。
这几年,西爵在与鸿运等品牌竞争的过程中,折损不少元气,因而现在要说拿出实打实的流动资金来,那是难于上青天。
可是西爵并不甘心马上就放弃,因而一旦拿下荣洛汽车,那便是一只脚跨进了国际市场的门槛里,这是一个领先于行业的大好机会。
于是西爵汽车调头,复又找了瑶光汽车公司一块合作,进行合并收购的谈判。
可是瑶光到底也是从市场里摸爬滚打出来的,收购案一旦成型,那么瑶光所付出的资金很可能会影响到下一个阶段的新产品开发。
蛋糕诱人,想要分得一杯羹,又不想付出过多的资金投入。结果在没有通知西爵的情况下,瑶光单独与荣洛公司的人谈判,拿下了部分品牌,却最终宣布放弃收购荣洛。
西爵与瑶光,就此结下了梁子,媒体上的口水仗持续了整整一个月还没消停。在这个时候,顾鸿恺以一种不徐不疾的姿态,出现在了荣洛的收购风波之中。
这一次,是由荣洛公司方面直接找中间人牵线,找到了鸿运公司。先前尔特汽车与鸿运汽车在河城的那一次对决,早已经敲响了鸿运汽车的名声。
顾鸿恺并不着急亮牌,不过先是叫王杰与孙虎同荣洛进行接触。荣洛看准的是,鸿运上市在即的时机。只要鸿运成功上市,那么它便有足够的资本来对荣洛进行收购。
因而荣洛对鸿运提出的期许是在上市后的收购计划,但是显然,荣洛这是打错了算盘。就算知道,荣洛是各大厂商追逐的对象,顾鸿恺也从没想过要做这个冤大头,去白白送钱给对方。
如今的鸿运已经不是当初那个刚起步的毛头小子了,拿下了汽车目录生产权,在中国制造的汽车行业占有一席之地。
傲慢不可一世的荣洛,自以为挟持着独步中国市场的发动机技术,就可以狮子大开口,为所欲为。
可是对方手里的王牌,如今在顾鸿恺眼里看来也并不是急需要的了。鸿运在锦县运转数年之久,自发投入无数科研经费的发动机,如今已经到了研发最后的关口,随时都等着点燃炮仗报喜的那一刻。
王杰深谙顾鸿恺的心思,以瑶光已经拒绝收购为由,直接向荣洛开出了一个收购低价。比起瑶光放弃收购的过程,显然从鸿运身上,一门心思要卖大钱的荣洛算是吃了个瘪。
顾鸿恺利用荣洛主动投向鸿运接触的契机,示意底下人放料给媒体。深谙与媒体交流之道的鸿运,很快就把新闻的方向改成了,“鸿运作为民营国产汽车代表,势必拿下国际汽车巨头”的新闻。
此时的鸿运已然是媒体追逐的目标,比起其他公司与荣洛的谈判的水,鸿运的新闻阵仗来势汹汹。不过几天的功夫,各大版面已经逐渐被鸿运的名字所覆盖。
趁着这波热潮,顾鸿恺又接受了一次德国媒体的专访,让荣洛的收购风波,彻底变作嫁衣裳。
他在电视节目上放言,“鸿运汽车做的是最好的车子,如果荣洛在我们手里,肯定能重新赢得市场的认可。对于我们鸿运而言,这并不是什么难事。但是,如果荣洛被其他公司收购,具体会做的怎么样,我就不确定了。至少,这件事情上,我们得要打一个问号。”
虽然在这年的夏天,西爵还是通过银行的借贷资金敲定了荣洛的合作事宜。可是一向不走寻常路的顾鸿恺,却又以另一种形式出现在了国际舞台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