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规矩,在批阅奏折的时候是不喜欢被人打扰的。
即便是认同了这个说法,但心中隐隐还抱有一丝期盼。
免得落下一个薄情寡义的名声。
嬴政对于扶苏的性格,那是太了解了。
这个念头在脑海中闪过,眉头皱得就更深了。
有了赵括的教训在前,又怎么可能答应让其为主将呢!
所以才特意安排了一个副将的职务让其领兵,也算是一种磨砺。
嬴政对于大军的领兵之人,可是严格审核控制的!
哪怕是当初的秦轩,也是在展现出了一些才能之后才得到领兵的机会。
即便如此,在第一次统兵的时候也安排了征伐经验丰富的名将王贲为副将。
有了谏大夫和吏中丞的例子在前,以后耍滑躲在后面只吆喝是必然的。
就算真有个差池,上面还有个大哥替他收拾烂摊子。
就算是来请安的,也要把面子做足,让外面的人以为是来求情的。
嬴政对于扶苏的教导磨砺,可谓是用心良苦。
将闾只是公子,而不是皇帝!
皇帝只有一个,公子却有很多。
仙人肯定是没有,衣不遮体的土猴子倒是有不少!
但嬴政随着年龄增长,对长生越发的渴望。
不会背上薄情寡义的名头!
可惜,嬴政等了一个时辰,来得却不是预料的人……。
若是投效一个薄情寡义的主人,像吏中丞和谏大夫一样被当做可以随意牺牲的马前卒,那才悲催!
他们是要捞好处,而不是去送死的!
但将闾今日只要来了,宫里人多眼杂,消息肯定会传出去。
而此次征伐东瀛的主事人,就是扶苏了。
希望这一次儿子是错的。
扶苏立刻说道:“启禀父皇,扶苏自知领兵经验尚缺,恐难担任副将一职!”
在原轨迹中,即便被这个儿子气到吐血,依旧让他去了上郡。
没想到,他竟然不是为了争夺兵权而来,眼中不由闪过一抹欣慰之色。
或者,想当主将?
说白了,根本不是领兵的料,才特意安排历练。
很快,一名儒雅青年走了进来,恭敬行礼:“儿臣拜见父皇!”
但扶苏依旧是来了,那么肯定是有什么事。
心底不由好奇:难道他不愿随军出征?
当爹的自然清楚儿子是什么秉性。
能够知道自己的短柄,主动提出让贤的话,倒是识大体!
不过作为皇帝的儿子,没有经验可以学。
当主将,那是万万不可能的。
多带几次兵,自然就熟悉了。
嬴政看着下方的儿子,心念急转。
而且上郡的主将是和他关系甚密的蒙恬,等于是把三十万大军交到了扶苏的手上!
可惜,纵然千古一帝用心良苦,也想不到这个儿子是扶不上墙的烂泥。
被儒家忽悠瘸了的脑子里只有忠君,哪怕猜到有猫腻依然按照诏书自刎。
三十万大军愣是没有起到作用!
但凡有那么一丁点的血性脾气,也不会落得身死的下场!
自己死还不够,连蒙恬都成了陪葬!
毕竟,公子都自刎了,作为忠于大秦的将门之后又怎么有胆量造反呢?
落得身死的下场,不是没有原因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