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启用名单(求追读)
朱天启这段时间的史书不是白看的,虽然他不是什么史学家,或许只能看到些浮于文字表面的皮毛,不能看出些什么更深层次的东西,但是毕竟作为一个穿越者,他还是有自己的判断的。
对于“整军安民”的安排,他是这样打算的。
首先,大明王朝运行到今天,在朝廷制度上存在着很多问题,官场黑暗腐败,军队也是一样,不仅战斗力大不如前,而且士兵被军官压榨,甚至连饷银都领不到,朝廷拖欠军饷近千万两,也难怪各地频频发生兵变。
所以整军,就是要把各地军队进行重新整编裁撤,首先要取缔吃空饷的问题,把所欠军饷分批发下去,其次要加强训练,把军队的战斗力给提起来!
至于安民,首要之务就是要应对明年即将降临到西北一带的旱灾,既要准备足够的钱粮用以赈灾,又要防止贪官污吏对百姓的压榨!
如此一来,应该是可以避免兵变和造反的事情发生的!
不过这两件大事说着容易,但是真要办成,恐怕却是很难的,毕竟朝中积弊已久,光是保证军饷和赈灾钱粮能够如数发到士兵和百姓手里就是万难!
所以,还是得用靠谱的人才行,而且有些事情,也得提前开始筹备了。
“来人!”朱天启对宫门外喊道。
一个小太监闻声走入宫内,跪地施礼:“皇爷,有何吩咐?”
但是赋税的事儿,朱天启就得好好想想了。
现在的大明,与同时期的欧洲相比,科技水平还算持平,虽然稍有落后,但是只要现在开始追赶,就不算晚,华夏人才济济,定能压他一头!
接下来要做的,就是跟朝廷上的大臣们掰掰手腕了,阉党是坏人,难道东林党就一定是好人了吗?无党无派的人就一定是好人了吗?未必吧!
朱天启随即把一张名单递给了王元宝,“这份名单你拿好了,你且下去传旨,就说朕要重新启用他们,而且还要重用,让他们十日之内,进宫见朕!”
“奴婢遵旨!”王元宝赶忙接下名单,施礼快步退下了,好在他没有继续说出“奴婢不认字,不知道这名单上写的什么”这种傻话,看来还是有点儿脑子的,他不认字,他手底下的司礼监总是有人认字的!
名单上面所写的人名一共有四个,分别是徐光启、孙元化、孙承宗和袁崇焕,这四位可都是朱天启在史书中精挑细选出来的当世名臣,而他们除了能力出众之外,还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他们都是被阉党排挤,正赋闲在家!
小太监王元宝听了这话哪里敢应,当即惶恐万分地叩首道:“皇爷,奴婢不敢,奴婢连字都不认识,岂敢觊觎掌印太监之位!”
朱天启抬头看了一眼,是个陌生面孔,便问了句:“新来的吗?叫什么名字?”
而如今这群人却早就已经忘记了初心,完全沦为了江南士绅和富商地主们的“代言人”,甚至东林党里的多数成员,本身就是地主或兼营工商业的,如今的他们自然不会再全心全意为朝廷和百姓谋利,只会优先考虑自身的利益,以及如何提升东林党的势力。
这里面孙承宗和袁崇焕自不必说,把他们召回来自然是用来对付后金的,不论史书上以及后世怎么评论孙承宗和袁崇焕的功过是非,但是有一点不可否认的事实是,后金的人恨透了孙承宗和袁崇焕,至于他们为什么恨,自然是因为他们打不过!
而徐光启和孙元化呢,这是一对师徒,而且都是西学爱好者,对西学,也就是现代科学很有研究,尤其是后者,在西洋炮术方面的造诣可谓当世第一,这样的人才,怎能让他们赋闲在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