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这都无所谓,反正那些大臣们只知道有倭寇为害沿海府县,他们也不清楚倭寇的成分,自己以倭国即将灭国,未来都不会再有倭患为由是绝对能够怼回去的。
毕竟与大明朝廷进行谈判,让大明朝廷割让濠镜澳给弗朗机人只是他的一个美好幻想罢了,即便没能实现,马士加路也没有太过失望,是能说是时机未到。
但大明有句古话,叫“亲兄弟,明算账”,这些“明”字旗的有效期只能到天启十二年的年底,也就是说,如果弗朗机人还需要大明水师的护卫,需要新的“明”字旗,则必须要在天启十三年之前找大明朝廷进行采购。
不过马士加路也懒得深究,事已至此,还是应该想想如果让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可是弗朗机人、和兰人和英国人竟然会腆着脸来找大明索赔,这还真是他想不到的,毕竟海上本就是弱肉强食的,打不过别人,被别人给抢了,你就得认栽!
朱天启忍不住就在想,是不是大明之前对这些泰西人表现得太过“和善”了,以至于他们觉得大明太好说话了,竟然能够对大明“无理取闹”到这般地步。
如今已经过了六月,这些旗帜也就只能再用半年了,到了明年大明可就不会再白送自己旗帜了,就得掏钱向大明朝廷购买了。
当然,除了郑一官,其他海域也有很多国家、公司或大海盗也在做类似的买卖,但是唯独大明朝廷,马士加路来到大明这么多年,还是头一次听说有此事。
弗朗机人的商船现在共有十艘,这也就意味着明年要出去十万两白银向大明朝廷购买旗帜,这可是一笔不小的支出,马士加路想想就感觉肉疼。
朱天启冷笑着点了点头,心中暗道:“很好,既然是你们要把濠镜澳的事情搬到明面上来,那咱们就放到明面上好好聊聊吧!”
其实作为一个穿越者,朱天启对此事看得远比这帮冥顽不化的大臣们清楚,大明之所以会闹倭乱,说白了还不是因为大明的“海禁”政策给闹的?
所以马士加路打算,现在自己手里的这几十杆旗帜,除了留下十杆给弗朗机人自己的商船使用之外,剩下的那些不能白送给和兰人与英国人,还是要卖给他们才对,不仅要把明年弗朗机人向大明朝廷购买旗帜的银子赚出来,还要赚上一笔。
朱天启随即对徐光启说道:“徐爱卿,你去告诉这个马士加路,进京访问就不必了,如果他有什么事情需要我大明帮忙,可以直接说,朝廷念及之前弗朗机人对大明的帮助,大明也会帮弗朗机人解决麻烦的!”
当然,朱天启也知道,所谓倭乱并非倭国的合法公民,都是些浪人和倭国的土匪流寇组成的海盗团伙,甚至他们的头目还是明人。
而现在大明给出的“赔偿”也确实是诚意满满,让人挑不出理来,一杆“明”字旗就价值上万两白银,大明朝廷一口气给了他几十杆,这就是几十万两白银啊,出手还真是相当阔绰。
而如今,朱天启想要全面开放海禁,势必会遭受朝中那些老顽固们的反对,拿出“祖宗成法,岂可废除”之类的话来怼自己。
不过现在大明的水师就在倭国,是完全有实力击败毛文龙的,那毛文龙也很清楚大明水师的实力,是不敢与大明水师交锋的,每每见到大明水师的船只都会避之不及。
不过朱天启倒是也没有生气,反正他很快就要对这些泰西人下手了,也不急于这一时半刻,还不如在此之前再想办法从他们身上榨出点儿银子来呢。
其实以现在朱天启的一言九鼎,他要改革,已经没有人敢站出来反对了,而且也能确保政令可以推行下去,只不过此事难的不是改革市舶司,而是全面开放大明的海禁。
改革市舶司,建立大明海关的政令很快便在南北两京和各大沿海府县推行开来,但是开放海禁之事,因为确实朝中有很多大臣反对,所以只能分阶段,分步骤的逐步放开。
不过马士加路对此也没有办法,而且对于大明给出的“赔偿”他也不能说不满意,虽然没有达到他的预期,但是也还在他的接受范围之内。
马士加路在收到徐光启的回信和这些“明”字旗的时候,也是一脸的惊诧,他是没想到大明朝廷连就泰西商船被毛文龙劫掠一事与自己进行商议和谈判的流程都不走,也没有给自己讨价还价的机会,直接就自行定下了解决方案。
当然,这“明”字旗可不是一杆普通的旗帜,插上了“明”字旗,也就代表着这艘船是受大明护佑的,大明水师也会为其保驾护航,所以这“明”字旗可是价格不菲的,每杆旗每年都要白银万两。
不过朱天启也已经想好了对策,大明之所以执行海禁政策,不就是因为沿海的倭乱严重吗?如今倭国都快被自己灭国了,还有个毛线的倭乱?
马士加路表现得十分诚恳,主动向和兰人和英国人提出,因为旗帜只剩下半年效用,所以每杆旗的价格要砍半,变为每杆旗五千两白银,和兰人和英国人被马士加路的诚意打动,很爽快地付了现银,各买了十几杆回去了。
马士加路借此赚了近二十万两白银,不仅把明年向大明购买旗帜的银子赚出来了,还剩下了小一半儿银子,自然是乐得笑开了。
然而实际上,大明的“明”字旗是远远没有那么贵的,大明的海商只需要在朝廷设立的海事衙门里完成登记备案之后,便可以免费领取一杆,只要后续合法经商纳税,那么在来年便可换取新的旗帜。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