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最新地址:www.22biqu.com
笔趣阁 > 明初:翻云覆雨成新学圣人 > 第86章 不憋屈么?

第86章 不憋屈么?

第86章 不憋屈么?

“如今大明之敌,仍以前元残部为主,朕在北方部署了重兵名将,相信迟早肃清残敌,不再成为大明之祸!”

听到朱元璋说了这开头,不少人便猜出来,他的第二个考题,怕是要说武事了!

也是,治国安邦之道,无非就是文武之道;刚才的空印案,算是文治之道,接下来是武事,也不难理解!

李善长这边,心中分析着这个,便多了一份把握。只要还继续考较治国安邦之道,那他儿子相信还是有优势的。

而宋濂这边,知道接下来是武事考题之后,倒也没什么担心。因为梅殷亲叔就是汝南侯,南征北战之下,立下赫赫战功而封了世袭侯爵的。不管怎么样,多少都能说一些的。

并且就武事来说,没有那么多忌讳的事情,也就不用担心梅殷再说出什么吓人的话。

倒是盼着张一凡好的那些人,比如说马皇后和朱棣等人,就有点不看好张一凡了。毕竟武事方面那是真刀真枪的,可不是嘴皮子溜能糊弄的。

更不用说,朱元璋可是开国皇帝,在武事方面,别人嘴巴一张,他就能知道好不好的!

就在各种心思下,朱元璋已经说到了正题:“然则,大明还有一处祸害,便是沿海之倭寇,屡次骚扰,使得沿海百姓不得安宁。朕想听听,你们对倭寇方面,是有何看法,或者提议?”

倭寇之事,朱元璋还真是伤脑筋的。或者可以说,这个倭寇方面的事情,让他脸面大损,很是憋屈。

在刚开国的时候,他就派了使者跑去倭国,宣布大明朝成立了,你们倭国要来朝贡。

结果,倭国的怀良亲王把使者团都给杀了,只留了两个正使,羞辱了几个月后驱逐回国。当时,大明武将纷纷要求讨伐倭国。

但是,朱元璋却是微微皱眉,随即反问道:“那么长的海岸线,倭寇不知从何处登陆,如何防之?军队调动,粮草军饷,如何解决,这些事情,你想过没有?”

在之前的空印案考较时,李琪当然不是傻子,虽然皇帝没有宣布结果,但是他知道应该是张一凡的回答更合适皇帝的心意。这么一来,他当然是着急的。

朱元璋听得很是有点意外,他从来没有从这个角度考虑过问题。此时一听之下,顿时若有所思。

说着这话时,看到朱元璋转头看向他,梅殷便慷慨陈词道:“学生以为,我大明兵强马壮,倭寇敢来,杀便是,学生就不信,我朝官军会杀不赢那些倭寇!”

在这第二个问题上,他同样不想失分,更因为,他对李琪的话,非常不满意。

但以朱元璋的性格,倭寇的事情,他不可能不介意的,可他也没什么好办法,在这次挑选驸马的时候,他问出了这个问题,是真心想知道,这些青年才俊有没有好办法?

梅殷自认为他在前面的回答,并没有什么问题,或者比起张一凡的回答,要稍微逊色一点,至少人家拍皇帝的马屁同时,也在想着营救那些好官。

在洪武四年的时候,朱元璋宣布:“禁濒海民不得私出海。”

朱元璋算是被打脸了,很难堪的那种。但是,在刚建国的时候,前元才是大明的大敌,兵力还很雄厚,威胁整个北疆;并且朱元璋考虑到以前元当年鼎盛国力的时候征讨了倭国两次都全军覆没,最终,他就忍下了这口气。

这是什么?这是躲着人家,不憋屈么?

大明刚开国,就这么憋屈,绝对不是这些武将能忍的。

不过今天并不是出国策,而是皇帝考较青年才俊选驸马。因此,他们几个武将全都看着,并没有说话。

结果呢,倭国那边这次没杀人,就是派了个和尚跑来大明,但是这时候,朱元璋也知道了和他打交道的,并不是倭国的朝廷,所以这个事情最终不了了之。

至少他认为,他的方法是稳妥的。如果被人先说出去,然后他怎么办,难不成是附议?

亭子内外,又一下安静了下来。

不用说,除了梅殷、李琪和张一凡之外,那七个滥竽充数的才子一听是军国大事,直接傻眼,继续低头当泥菩萨,唯恐动一动就引起皇帝的注意。要是被点名,肯定是会出丑的。

第二年的时候,他又派出了使者,低姿态去倭国出使,主要目的,是想解决沿海的倭寇问题。

他的这个对策,和后世满清为了对付郑成功的水师有异曲同工之妙。说真的,以李琪的智商,他是想不出来的。

“……”梅殷一听,顿时哑然。

『记住本站最新地址 www.22biqu.com』
相邻小说: 从拳皇开始纵横诸天 唱出元代青花瓷,我的音乐能成真 荒野大镖客的故事 聊斋:贫僧超度成仙 神鳌仙族 圣墟之无敌天下 人在雾隐村,从叛逃开始 我在高武世界赶尸 诸天大联盟群聊 御兽:我能进入修仙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