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招你惹你了
从军营出来,在回自个驸马府的路上,张一凡总有一种感觉:那位朱棣同学,总是有意无意地想让他也喜欢上军营,又是秀肌肉又是营造荣誉感。
说真的,在这洪武朝,张一凡并不想碰军营里的事情。
生长在和平年代,可以说,是后世那个环境塑造了他的三观。打打杀杀这些,以前从未见过。在这冷兵器的时代,要是经常见到断手断脚的,不大愿意!
当然了,如果说国家需要,那张一凡自己觉得,该要还是要的。
可是,在这洪武初期,连胡惟庸案都没有爆发,大明开国名将都还在。这不,蓝玉就为了带兵之权,都头铁地要挑战藩王。
也就是说,这个时候,大明压根就不缺带兵的名将!
既然如此,又何必要自己去学打仗呢?
另外,最为关键的是,张一凡其实还有点顾虑。
虽然说,朱元璋确实很护短,对自己家里人那是真得好!
“咦,你怎么在门口,要出去么?”张一凡抬头看到朱镜静竟然站在府门口,正带着微笑看着他,便一边翻身下马,一边笑着问道。
徐达的军功,比起他最为佩服的常遇春都要多。这个例子,在此时此刻提起,让他更有触动。
张一凡当然也是明白朱元璋的意思,刚才和自己媳妇所说,只是开玩笑而已。
说到这里,她的兴致似乎更高了一点,连珠炮般地问道:“那你表现怎么样,父皇有没有给伱封官?”
太子妃抱着朱雄英,就在蓝玉的身后,笑着对张一凡说道:“我舅很是佩服你宁愿放弃世袭爵位也要赢下比试的决心,刚才还在给我夸着你呢!”
主要目的是蓝玉,那就难怪不叫其他兄弟了。
于是,张一凡便又对他说道:“就说魏国公吧,他在领兵打仗方面的能力,总是数一数二的吧?可他不也是吃了一次败仗么?所以说,自认为老子带兵天下第一的人,打仗打多了,迟早会害了自己,也害了他的手下!”
听到他说话,蓝玉下意识地抬头看他,听着话,脸色就有点不自然了。
他便知道,太子妃这个话,有点假。
张一凡听了,走过去牵着朱镜静的手,笑着说道:“咱这府也没那么大吧,从门口进去,不至于要走一天才能见到,不急在一时!”
想着这些,张一凡也是无语。
张一凡打量着蓝玉,这个以前只是在史书中看到的人,活生生地出现在自己面前啊!
就在之前的比试中,他第一个阵亡,确实也是怕疼,不怕朱元璋知道。结果没想到,那个靖海侯竟然理解成了这是轻敌之计。他也是够可以的!
于是,他当即哈哈一笑道:“蓝将军的悍勇,我是万万比不上的。大嫂,你不知道,我甚至都不敢上场去比试,惭愧,惭愧!”
说了这么多,不管蓝玉认不认可,总要给他点空间自己好好想想。
张一凡听了,当即回答道:“我还没开战就阵亡了,父皇就封了我一个奉旨行走的官。”
听到这话,张一凡想起蓝玉,便笑着说道:“那蓝玉在点将台上,被父皇训得没脾气,然后去四哥手下听令了。”
听到这话,朱镜静不由觉得好笑,什么府能走一天的?皇宫都没那么大!
这时候的他,真得是知道,自己这次做错了。
只见这人上前给他们见礼道:“末将蓝玉,见过驸马、公主殿下!”
张一凡感觉已经说了很多,算是仁至义尽了,便不想再费口舌,最后对蓝玉说道:“我看在大哥大嫂的面子上,再强调一句,谦虚才能使人进步,就算改不了性格,那做事之前也要三思而行!”
“四哥真厉害!”朱镜静听得很是高兴,转头看向张一凡的侧脸道,“不过我相信,肯定是你帮了他,要不然,我还不了解他,怎么可能赢!”
张一凡不管他,继续说道:“太子妃对我有恩,因此我记一辈子。你是她舅,如果你有什么问题,她肯定不开心,这是我不愿意看到的。所以为了她不为你这人烦恼,比如想着办法吃这顿晚膳,甚至以后出现更多不可收拾的事情……”
张一凡一见他,便算是明白了。
说话间,已经没有了以前那种倨傲不逊的神态,带了一点点恭敬。
结果,让他没想到的是,这一走到外面,他发现有两个人竟然站在门口那。
张一凡见了,心中有点了解了。
但此时此刻,蓝玉并没有站起来走人,而是低着头,也看不到他的脸,不知道他在想什么。
于是,他也心中高兴,加快了脚步,往外走去。
与此同时,刚好赶到门口的朱标,听到屋里的说话声,有些担心,便想先听听,看情况如何再做打算,便也站住了脚,竖着耳朵偷听起来。
如果不是比试输得很惨,他可能压根不可能听进这个话。甚至如果不是朱元璋在之前训了他一顿,让他有了反思的时候,也不可能听张一凡说这样的话。甚至有可能,他会直接拂袖而去,压根不给张一凡往下说话的机会。
心中这么想着,张一凡便开口对低头不知道在看什么的蓝玉说道:“蓝将军,你领兵打仗的本事,我其实是非常佩服的。但是呢,你的性格,我觉得要改改……”
殿内,蓝玉就是个不会说话的人,太子妃一走,张一凡不说话,那就冷场了。
说完之后,他便站起来往外走去。
对于蓝玉这个人,张一凡当然是没好感的。但是,太子妃的面子,他不能不给。
太子妃听到他夸奖蓝玉,又没有一点胜利者的姿态,心中很是感激,便开口说道:“我舅刚说了,你这个轻敌之计用得好,要不然靖海侯不至于输得那么惨!”
说到这里,他便补充说道:“对了,四哥被封为剿倭总兵官,靖海侯都是他副手,以后要去江阴开府设衙,我们就不能常见面了。”
亏了徐达没在这,要不然估计会骂娘了:这个驸马,竟然拿他当例子,招你惹你了?
“你说,你比魏国公如何?你想想,魏国公可有你这样的脾气?”张一凡看着蓝玉问道,“这一次的事情,别人还没说什么,你就跳出来显能耐,真以为你是天下第一,不让你独自领兵打仗是委屈了你?我就问你,你这跳出来向我和四哥发难,你有想过大哥大嫂的想法么?真说起来,我们还是一家的,平白让人看笑话了!”
但是,都没等张一凡反应过来呢,他忽然又犹如泄气的皮球,气势又一下就没了,头也重新低了下去。
蓝玉被朱元璋训了之后,估计也意识到自己犯了好些不该犯的错。但是,要他立刻转变态度夸自己和朱棣,那估计是做不出来的。
可是,任何事情,一旦牵扯上皇权,如果有可能威胁到朱家江山,那他又会是毫不手软的。
“赢了!”张一凡听了,一边搂着媳妇的肩膀走进去,一边回答道,“四哥算是露脸了,他岳父等人都赶回来了,看到他大显神威,以大胜赢得了比试!”
张一凡看他竟然没有死鸭子嘴硬,稍微有些意外,便继续对蓝玉说道:“山外有山,人外有人,没有任何人是绝对第一的。我做出了应该算有不少成就的事情吧?可是,我不会种田,不会养蚕,我不如农民,农妇,甚至还有好多。所以我也没什么好骄傲的。你呢,我觉得你也没什么可以骄傲的,你那脾气不改,让别人看笑话的同时,也会给自己带来麻烦,甚至杀身之祸!”
说到这里,他提高了点声音,强调道:“你最好改改你的性格,或许你是厉害,但是天底下人生百态,胜过你的人不是没有,只是可能他们没有得到表现的机会而已。谦虚使人进步,这句话有点老掉牙,但是是真理。别的不说,就说我好了,才十六岁,以前在柳家村默默无名对不对?“
不过她最终没说这个,而是关心地问道:“怎么样,赢了没有?”
知恩图报,这是必须的。
这时候,在殿外,太子朱标正匆匆往里面走,一边还问道:“燕王和驸马来了么?”
魂穿大明初年,他最为感激的两个人,就是太子妃和朱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