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二百十一章黑道白道无间道
双屿港,位于后世舟山市普陀区六横岛中间,是十六世纪亚洲最大的海上走私贸易基地,后来被倭国学者藤田丰八称之为“十六世纪之上海”。
在原历史时空中,也是在这嘉靖二十七年,朱纨遣都指挥卢镗、海道副使魏一恭等,率战船三百八十艘,兵六千余,进击双屿港,焚海盗艇三十五艘,舰四十二艘。擒获海盗头目李光头、许六、姚大等,毁海盗在岛上所建营房,尔后官兵以木石填塞双屿港,双屿港此后废弃。
现在王道秋来了,站在那三千料的大舰上,紧盯着水雾朦朦之中的双屿港。
好地方!一个天然的良港,又位在这长三角经济圈内。也难怪当年鸦片战争,鹰国人死活就要这儿。后来还是大清顾忌这儿,离自己的钱袋子江浙沪太近,怕鹰国人抢自己的钱。于是舟山这地儿死活不给,后来鹰国人没办法,才退尔求其次,拿了香江。
说实话就这舟山海港,确实是要比香江强多了,气候舒适。又处于长三角经济圈中,可以承接整个长三角的货物呑吐量。还紧邻长江黄金水道,可以通过长江,辐射整个长江流域的经济。
看着这个得天独厚的贸易港,王道秋心里乐开了。这舟山与大陆隔海相望,在这农耕时代的大明官僚眼里,它跟更南的海南岛一样,都是个只配流放犯人的蛮荒之地,根本不值得自己去关心。
所以开发它,受到的朝廷守旧派阻力会很小。甚至人家守旧派压根就不会关注,你在这荒岛上干什么,只要你别以此为基地,去骚忧大陆就行。
拿下它,一定要拿下它。王道秋在心里下定了决心。而就在王道秋,目视着这水雾之中的双屿港时,欧阳俊卿过来抱拳道:“恩相,各舰都已做好战斗准备,是否可以开战?”
绝对的实力面前,也不需要什么策略和了解对方。毕竟原时空中浙军六千,三百八十只小船都能做到的事。对于王道秋这近代远洋舰队来说,还不是在用高射炮打蚊子啊?
于是欧阳俊卿话一说完,王道秋就命令道:“先集中炮火轰击堵在港口的敌舰船,摧毁敌舰后,炮火转向港口两边的敌营垒。然后火炮和火枪远程掩护三千倭兵率先登岛陆战,最后我们的陆战队再上。”
“喏”
王道秋下了命令,欧阳俊卿忙领命而去。不一会儿“隆隆”炮兵自各舰响起,前方港口处的那些海盗船,在黄色炸药爆炸的烟火中,顿时是一艘艘“骨断筋折”,船上那些原本准备迎战官军的海盗,是一个个鬼哭狼嚎着跳海逃命。
面对这跟科幻片里,受到外星人攻击一样的惨烈场面,站在港口一侧山顶观战的许栋、李光头等一众海盗头子,吓的是张大了嘴、面色惨白。
良久徽州人许栋率先反应过来,哆嗦着说道:“各位各位,不成了,不成了,官军的炮比那佛郎机炮还利害,咱们的船全完了。等官军轰完了船,肯定就该轰咱这营垒了。不成了,不成了,守不住了,咱们还是各自去找条小船,各自逃命吧!”
“逃什么逃?大船全完了,你一艘小船就能逃得性命?不说会不会被港外那些官军抓住,小船在海上会不会被海浪掀翻。就说你一艘小船能逃哪儿去?岸上被那朱狗官弄的跟铁桶一样,咱们只要一靠岸,肯定就会被朱狗官的人抓住。而如果不去登岸,一艘小船上能装多少吃的喝的,能够你在海上飘几天的?到时还不是一个死吗?”
一听许栋要大家弃了这若大的家业,各自找小船逃命,大贼头李光头忙出言反对。
而其它一众贼头,听完许栋和李光头的话,他们是更六神无主了。打又打不过,逃还逃不了,这可怎么办啊?
而就在众贼头哀嚎一片的时候,贼头李光头又咬着牙发狠道:“让小的们撤出港口营垒,别傻呼呼的在那儿等着别人炸。全撤进岛里面,撤进官军大炮炸不到的地方,咱们在岛里跟官军近战。我就不信了,每月就拿那么三瓜两枣的官兵,还能跟咱们死磕?”
“对对对,大头领说的对,官兵每月就领朝廷那么点饷钱,他们犯不上与咱们死磕。而咱们的那些手下敢不拼命,他们就是个死,他们一定会拼命的。我们拼命、他们应付差事,近身打起来我们一定赢。”
“对对对,去岛里跟官军拼命,只要大量杀伤官兵,当官的怕担责任,一定会停止攻击的。到时咱们再服个软,奉上金银,官兵一定是会退的。”
“对对对,只要官军能放开一条路,咱们还可以答应他们,带着小的们离开双屿,让他们好向朝廷报战功。甚至可以答应他们,以后可以给他们交月例银子,让他们也吃一份干股。”
………
大贼头李光头放弃沿海营垒,放官军登岛,然后去岛内与官军近战肉搏的提议一出,众贼头是纷纷支持。毕竟官兵们打仗的动力,只是每月那几角碎银,而海匪们打仗的动力,除了金银,还有他们的命。
海匪们要不拼命,就不是被官军和自己老大砍死,就是被抓住了砍头,所以他们没退路,只能拼命。而官兵们不拼命,只是应付一下差事,他们回去后还能继续混。这两相一对比,毫无疑问,双方那战斗的意志,肯定是海匪占优。
于是李光头那把官军放进来打的策略一出,众贼头是纷纷支持。然后马上就去招呼各自的马仔,赶快离开港口,去岛内等着官军前来送死。
不得不说,李光头对付官兵的策略是对的,这也是历来官兵剿匪效果不好的原因,也是梁山这类匪帮,入伙要纳投名状的原因。
官兵是公家人吃公家饭,剿不剿了匪,他们都可以回去继续吃公家饭,没必要拼命。而那些匪他们如果不拼命,那就不是被官兵砍死,就是被官兵抓住,然后明正典刑。
说白了,官兵不拼命,还可以继续去混军饷。而匪要是不拼命,他们的脑袋就是官军的战功了。
也就因为黑道白道要火并起来,大家都会很受伤。所以历朝历代,一个地方的白道黑道其实就是无间道,黑暗会尽量给白道面子,给白道孝敬,不去招惹白道。
而各个地方的白道呢,也顾忌若跟当地黑道冲突,自己这边的人会出工不出力,或黑道发狠,自己这边人的妻儿老小,会有危险,或出现人员伤亡会被上头追责。于是各地方的白道头头,也就收了黑道的孝敬,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大家无间道,一起去欺负比较好欺负的小老百姓。
所以历来官兵剿匪,只要不是高层下了狠决心,不是责任到人,地方上都只是走走过场,跟黑道一起演演戏,大家走走形式而已。
现在李光头也是这个套路,他以为官兵们,不会为了每月那几角碎银就跟他拼命。官军长官见出现官军伤亡,会怕被上头追责,因此就会跟他妥协。然后大家黑道白道,继续无间道。
可是他不知道的是,现在他面对的敌人是王道秋,而王道秋剿匪的目的,就是杀光他们这些海匪,让这片海成为安静详和的商路。
(本章完)